內容試閱
他看看錶,發現書店再十分鐘就要打烊。他已經知道要買哪一本書,他在該週報紙讀過書評,也在架上找到了它。他知道,到經典區很快逛一圈,他就要回來拿這本書。瀏覽書架時,《克羅采奏鳴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起妻子問過他這位家中圖書專家一次,是否讀過托爾斯泰這部中篇小說。律師很訝異她突然對書起了興趣,她則解釋說,每回教授討論到佛洛依德,一定會在課堂上提起《克羅采奏鳴曲》。他把書自架上取下,又走到新書區,快速拿了村上春樹的最新小說。
「我想把這本包成禮物,麻煩了。」說著,他把那本二手的《克羅采奏鳴曲》拿給梅拉芙,又補充說:「我妻子正在研究心理學,老是催我替她找這本書。」
梅拉芙點點頭,「所有相信佛洛依德學說的人都很迷這本書,不過,不管從什麼角度讀,都是一本好書,我們今天才進貨。」她指著角落一堆書箱說:「我只有時間拆開一箱,不過裡面有好些珍品。」
「太好了,」律師一面說,一面把村上的書放入塑膠袋。「那樣的話,我很快會再來逛逛。」
信
律師在書房找書時,發現了一包菸,便點了一根,而嬰兒就在此時開始哇哇大哭。妻子踩著平穩的步伐朝嬰兒床移動,哭聲平息了。律師深深吸了兩、三口,在菸灰缸裡把菸捻熄,遲疑片刻後,又拿水往焦黑的菸屁股倒水。不會有風從敞開的窗戶吹進來讓死灰復燃,他很滿意,灌了一大口的水,拿起《克羅采奏鳴曲》,離開了房間。
律師不喜歡離開被窩,因此即使沒有需要,也會先進浴室設法解尿,結果沒有尿意。他拿兩顆枕頭疊靠在床頭板上,打開粉紅色兔寶寶造型燈,捧著書躺到女兒的床上。
雖是二手書,很可能換了好幾手的主人,書況卻很好,幾乎跟新的一樣。律師認為這顯示了前任主人的個性,主人顯然珍惜它、保護它。律師也懂得愛書之道,從不將書頁摺角,從不在空白處寫字,從不折斷書脊。他研究頗為醜陋的封面,兩道黑色粗線把封面切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面積,最上面是黃色,印有作者的名字:托爾斯泰。下面的綠色部分是書名:《克羅采奏鳴曲》。中間主要是一幅醜陋的粉蠟筆插圖,圖畫右邊有個男人,眼神熱烈,鷹勾鼻,呆滯的嘴,一手握著匕首把柄。封面另一邊是個無臉的女人,身體捲曲而模糊,手無力地在殺人犯前舉起。律師暗想,若非知道作者是誰,他絕對不會買下這本書。
他翻到扉頁,上面印有作者的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他反覆讀了幾次名字,想像自己是益智節目的參賽者──「知名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全名為何?」──羞愧自己竟不曉得答案。翻到目錄頁,他又驚又喜,發現這本書包含四個故事,而非如封面暗示的只有一個,除了第一個故事《克羅采奏鳴曲》外,還有《魔鬼》、《偽券》與《舞會之後》。律師討厭長篇故事,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二是因為他喜歡在覺得自己應該知道的長串書單上打勾表示讀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