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在一起就不寂寞>
我們在瑙查德不過剛滿一個星期,感覺卻像過了一輩子。
我們每天不斷循環的例行工作,就是在崗哨裡連續盯著相同的阿富汗景色幾個小時,然後偶爾出去基地外面巡邏,巡邏的範圍都在附近,頂多勘查基地附近的小巷和院落。
老實說,對大夥兒來說,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他們所謂的「時光加速器」裡面,也就是窩進睡袋睡大頭覺。因為要輪班去沙崗站哨,很少有人能一覺到天亮。
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現在塔利班打過來的迫擊砲和小型槍砲突襲,反而成為我們呆板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讓無趣的日子多點刺激。
我們抵達瑙查德的時候,還有一個八人組成的廓爾喀(註7)工兵小隊,專門負責處理部隊所需工事。雖然陸戰隊裡有專責的工兵小隊,不過現在他們都派到其他地方去出任務了。這群廓爾喀工兵非常能幹,而且工作很努力。他們的下士會講一點英語,操著一口不太輪轉的英語跟我們溝通。這小隊剛來不久,就在下士的命令下到處辛勤地修整補強,讓我們在營區的生活更舒適。通常陸軍要讓海軍的人佩服不太容易(陸戰隊隸屬皇家海軍,而不屬於陸軍旗下),但是這群廓爾喀工兵很快就贏得我們的尊敬。
設計基地這區建築的阿富汗建築師想必跟我們是不同年代的人。這地方的設計很過時,想必早在英國部隊深入阿富汗以前就有這個院落。位置偏僻的院落只有一個出入口,顯然當時覺得只需要一個出入口,開在東邊的圍牆。
所以,不必多花腦筋,就知道出入基地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要往哪裡走,而塔利班也是最近幾年才到這裡來。這個大門正對著一條綽號叫「火箭砲」的小巷子,名字是之前駐守在這裡的傘兵部隊取的。大門兩邊到處是草草修補的孔洞,都是火箭砲打出來的痕跡,想必當時他們駐紮的時候,就受過不少火箭砲的攻擊。幸好從我們來了瑙查德以後,那條巷子還沒有像綽號一樣惡名昭彰。
我們抵達幾天後,指揮官就決定要在一道外圍圍牆加開一道門。他覺得多一扇門起碼會讓塔利班混淆一下。
廓爾喀工兵雀躍不已地領命。
他們的下士很快計算了一下大概要開多大的洞來蓋鐵門,隊員在牆壁上預定的地方釘上木板,炸藥的引信也穿在木板上固定好。沒值班的人都躲在安全距離以外看熱鬧,負責引燃炸藥的廓爾喀士兵很冷靜地走過去,用防風火柴點燃引信,然後很酷地走開,彷彿世界上沒什麼好操心的。
接下來的爆炸讓大家大開眼界。爆炸的震波在基地內迴盪,等到塵埃落定,只見一群廓爾喀工兵相互道賀爆炸順利成功,三呎厚的牆壁上也多了一個鋸齒狀的大洞,大到開進一輛貨車都沒問題。
大門最後由兩扇巨大的金屬門組成,兩扇門分別用粗大的柱子固定,柱子還牢牢釘在開出來的洞口上。門上面焊著四個托架,架子上托著一根巨大的鋼條把門牢牢頂住固定。那根鋼條感覺起來像有一噸重,理論上要兩個陸戰隊員一起抬,才有辦法把鋼條放回托架上面,只有一個人恐怕不容易。
新鐵門打開的時候會吱呀一聲,把鋼條放回架上的時候還會哐噹一聲巨響,讓我想到恐怖電影「步步驚魂」,好像打開門的時候,就會在另一頭看到德古拉伯爵站在那裡,雙手交叉瞪著你。
雖然出去巡邏挨打的機會減半,卻又有一個新問題出現:瑙查德的野狗現在老是會跑進基地,從新大門跟沙漠地面不到一呎的縫隙鑽進來。只要是意志夠堅定的狗都一定進得來,三不五時總有餓犬跑進來找東西吃。
外面一大群野狗實在讓人難以忽視,一入夜就會看到牠們巡行市區和基地外圍,看起來有好幾十隻,各種體型、品種都有,有長毛狗、也有短毛狗,還有像獒犬的大型狗,也有比較小的狗,看起來是介於史賓格犬和靈堤之間的體型。不過所有的狗都有一個共同點:瘦削骯髒,都沒有戴項圈。我想應該都是野狗。
這群野狗白天都很安靜,因為天氣很熱。不過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太陽下了西邊的山脈以後,晚上北邊會起一陣涼風,狗群就會聚集起來準備夜間出獵。
從我所在的北邊沙崗看來,起碼有五十隻狗聚在一起,就在基地的圍牆外面,到處找東西吃。從夜視鏡望出去,可以清楚看到狗群的行動,對彼此吼叫、互舔、拉扯、咆哮或嗅聞;狗的體溫輻射出白色的清楚輪廓。
我想一定是因為溫度下降,所以牠們要起來活動。有時候,狗群連續不斷嚎叫和狂吠,聽起來像在乞求月亮透過銀白的亮光,分一點溫度給牠們。
這些狗很清楚我們基地是這一區唯一的食物來源,正確的說法是:後門外面燒垃圾的垃圾坑。有好幾次我都看得目瞪口呆,狗群裡面最勇敢、或說是最飢餓的狗,跳進還在冒煙的垃圾堆裡,尋找沒被火焰吞噬的剩菜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