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周媽媽決定帶小俊勳去三總、榮總求醫,當時的醫療美容技術,只能用乾冰治療法,將臉部電傷再復原,對抵抗力差的孩童並不適合,龐大的醫療支出,也讓經濟不寬裕的周家卻步。此路不通,父親幫他找出另一條人生突圍的辦法──圍棋。
在俊勳出生後兩年,周媽媽替俊勳生了個弟弟周平強,周媽媽決定辭職在家教孩子,主要是五個小孩照顧不了。那時一個保母八千元,小孩又都各有難帶的地方──尤其是俊勳。她只好自己教。
因為先生工作不順,仍然整日下棋,家中五個小孩嗷嗷待哺,周媽媽發覺坐吃山空不是辦法,於是在大溪賣起衣服來,幸好小孩都很懂事,周俊勳記得那時大概五六歲,還搆不到水槽,就站在矮凳上幫忙洗碗。大姊念國中,負責煮飯;二姊、三姊照顧小弟周平強,全家都會分工做家事。
周俊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常要趕火車,原來媽媽賣的衣服都是到台北五分埔批來的。周媽媽帶著姊姊和他去批衣服,大家抱著厚重的衣服趕火車回桃園,他那時沒想到後來都在趕火車。有次因為衣服批得太多,孩子先上車,周媽媽回頭去抱最重的一包衣服,沒想到火車竟然啟動了!這下可不得了!她開始拚命追火車,孩子在車上大叫,還是沒趕上,只好改搭下一班,幸好孩子們都乖乖在桃園車站等著。
周家越來越窮,但是媽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於是全家在家常常摟摟抱抱,有時抱來就親。周媽媽覺得獎勵小孩滿有效,比如背一篇《古文觀止》多少錢;有時虧虧他們,刺激一下競爭心。
她教育孩子最重視的地方,是禮貌以及待人處事,像小兒子周平強,他要出門,周媽媽一定要他進房向阿嬤問好報備。
大家很佩服周媽媽把五個孩子教成「台成清交」,還有一個世界棋王。
大女兒在桃園唸國中,一心一意要上北一女,老師說她的程度不夠,不替她報名北聯,她就自己個別報名,然後關在家裡苦讀三個月,成績出來全班只有她考上北一女,老師只說了一句:「老天沒眼!」北一女畢業後她考上了中興大學、清華大學研究所。
二女兒更是考試機器,走和姊姊相同的路子,桃園國中畢業後考上北一女,然後上了台灣大學;先生是她的國中同班同學,考上建中再上台大,兩人一路相攜。二姊夫現在是電腦工程師,二姊是職能治療師。
三女兒成大廣告設計系畢業,至今未婚,在樹林與父母同住,樹林的房子四十多坪,是紅面兒子用下棋的獎金買來送給父母的。
周俊勳贏得世界冠軍後,有人問周媽媽兒子的致勝祕訣,她回答:「為了賺錢給我啊!」這句話一半是幽默、一半是辛酸。周俊勳是出名的孝子,他征戰各地獲得的棋賽獎金,一半用來出國學棋,一半拿給媽媽買房子、車子,改善家裡的環境。
小兒子周平強功課也不錯,一直念到政治大學畢業,雖然也成了職業棋士,但沒有專門下棋,不像周俊勳全心全意地投入。
四個小孩功課都很好,只有紅面的大兒子,求學之路無比的辛酸。
本來女兒想補習,家中出不起補習費,所以周家的小孩從未補過習。俊勳小時候想學棋,但是費用太貴,爸爸只好自己教。家裡沒錢,周俊勳小小年紀非常體諒,但是心中還是有小小的遺憾,他非常想去日本學棋,但因為家境無力支撐他到日本學棋的費用,只能將夢想悄悄地放棄。
有趣的是,周爸爸要求周俊勳的三個姊姊從小學棋,結果「全都失敗了」,因為周爸爸教棋會打罵,三個女兒全部視為畏途,只要看到爸爸在家拿出棋盤就全部逃之夭夭,周俊勳說:「三個姊姊都是失敗的實驗品。」
紅面和圍棋,最初都是周俊勳無法選擇的命運。說自己是「逆來順受」的周俊勳,其實是以繼承自爸爸的堅持、遺傳自媽媽的樂觀,把圍棋變成了興趣,把紅面轉成了榮耀。
周媽媽有五個哥哥、一個姊姊。周家家道中落後,二哥每月從美國寄五百美金來幫助家計。後來先生中風,周媽媽更一肩扛起家中重擔,還要照顧經常走失的年邁婆婆,人生波折不斷,但人前人後卻永遠精力充沛、笑口常開。
至於周俊勳,小時候最在意自己的胎記,常常希望最好一覺睡醒,胎記就不見了。現在,只要胎記不會危害健康,就不會用雷射除斑去動它,他對於胎記的想法已經是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
周俊勳小時候喜歡看電視劇「大俠七招半」,因而自稱「大俠」,從此家人都以大俠為他的暱稱,沒想到,大俠真的要出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