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投資股票,但他教兒子投資人生!
股神的兒子不是非得當股神!
只要跟著自己的天賦走,就能超越自己、超越巴菲特!
出生時嘴裡含著金湯匙,
長大後很容易就會變成插在背上的金匕首!
如果只想躺著吃喝一輩子,
就將錯過發掘自己人生的大好機會!
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能做自己!
有個富爸爸是什麼滋味?住豪宅、開名車,有大把財產可以任意揮霍?可是彼得.巴菲特卻現身說法告訴我們,即使老爸是身價超過四百億美元、叱吒全球金融市場的「股神」,他沒有成為人人稱羨的「富二代」,而是選擇做勇敢追求夢想的「自己」!
的確,如果跟著父親走入華爾街,頂著「巴菲特」的光環,絕對可以少奮鬥三十年。但老巴菲特讓彼得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讓他有機會去發揮自己的天賦,於是彼得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音樂之路,而這才是他人生真正的熱情所在!他從小錄音室開始打拚、從無償的工作開始接案,能譜出動人的樂曲不是靠他「姓」什麼,而是憑實力;不是看他的父親有多少資產,而是憑他不間斷的學習和努力。
能有個股神老爸,彼得的確不是普通的幸運,因為從父親身上,他看到了什麼是認真和自律、如何勇於面對挑戰,並且盡情徜徉自己所選擇的人生。而你,要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呢?在每天面對的無數抉擇中,你要選擇阻力最小的路?還是可能帶來最大滿足的路?彼得.巴菲特以他動人的人生經歷告訴你: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股神爸爸教我的12件事
1.假如希望自己的人生儘可能多采多姿,就應該試著什麼都去學,不只要學用來賺錢的專業本領,還要學專業以外的無數其他知識。
2.不要把優勢當成擋箭牌,藉此逃避辛勤工作和個人挑戰,而是要用它來完成更多的作為。
3.重點不是你的人生從哪裡開始,而是你後來到達了哪裡。
4.有很多時候,在迷宮般的抉擇中遊蕩並不是因為迷路了,那反而是找到正途前的必經之路。
5.如果是自己的志向,我們就會渴望在那個領域脫穎而出。這種渴望能鞭策我們,激發出我們最大的潛能,帶領我們完成自己引以為傲的成就。
6.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絕對不會是浪費時間,反而是對時間的投資,更是人生最值得的一種投資。
7.假如我們希望忠於自我、實踐志向,同時又能買得起麵包,就必須想一想什麼是我們真正喜歡做,而這個世界也願意為此付錢給我們的事。
8.每一次錯誤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都是這一路曲折人生上的記號,標記著我們曾經去過哪裡、現在站在哪裡,和未來打算去哪裡。
9.當願望未能實現時,我們只好更仔細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才會讓自己真正快樂。
10.我們的能力、熱情、努力和堅持以奧妙的方式結合後,成功就是成果。真正的成功是我們私下獲得的一種東西,它的價值也只有我們自己能斷定。
11.假如父母熱愛自己的工作並樂在其中,孩子便會看到工作本身的價值,也會比較傾向於去尋找和發掘自己熱愛的是什麼。
12.我們自己設立目標,我們自己定義成功。我們無法選擇人生要從哪裡開始,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做你自己,而且現在就開始!你還等什麼呢?】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彼得.巴菲特推出了這本睿智又引人深思的好書給我們,每一個想在這世上立足的年輕人都該讀一讀這本書,所有希望自己子女前途似錦的家長也都該讀一讀這本書!」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夫婦:「我們非常瞭解且欣賞彼得.巴菲特,《做你自己》一書漂亮地呈現了他的精神、理想和價值觀。身為父母,書中所談到的人生的意義和機會,正是我們目前與子女討論到的議題。我們會讓家裡每個人都讀過《做你自己》,再一起討論。」
【U2樂團主唱】波諾:「鮮少有人經歷過彼得.巴菲特這樣的成長過程,我指的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物質享受上的限制。這個很真實的家庭就和其他家庭一樣,也有自己的怪癖和堅持,但他們堅持的是一些信念,以及堅持要服務人群,也許是透過慈善、歌曲或對話,也許是透過這個,寫給眾人看的大眾智慧。」
【女權運動先鋒】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是一本有關常識的必讀經典,不過它一點都不尋常。彼得.巴菲特原本大可過另一種生活,他卻沒有那麼做,因此當他告訴我們如何藉由做自己喜愛的事而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人生時,聽起來格外有說服力和可信度。這本清新、睿智又友善的書,任何人讀了一定都能從中受益!」
【CNN創辦人】泰德.透納:「憑著樸實而誠摯的智慧,彼得.巴菲特思考著如何兼顧人生意義和生計。《做你自己》發人深省,非常值得一讀!」
二十五位各界名人好評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知名作家】小野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平珩
【前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
【名主持人.作家】朱衛茵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
【知名作家】吳淡如
【總統府資政】李家同
【親子教育作家】李偉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林新發
【台北市立景美女中校長】林麗華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
【台中市市長】胡志強
【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
【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子鴻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
【心靈作家】游乾桂
【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總經理】黑立言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
【輔導專家】盧蘇偉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推薦序──
金湯匙族寫得最好的一本書,我強力推薦!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
這本書寫得很好,我連看兩次還怕遺漏了什麼,作者的觀念非常地正確,是經過深思熟慮反思後所說出來的話,值得細看。
作者很明白,有著華倫.巴菲特作爸爸的確有許多「優勢」(privilege),但是你的人生還是得你自己打造。爸爸的名字會替你多開一些門、多認得一些本來沒有機會認得的人,但是他不能替你過一生。是的,含著金湯匙出生很好,但是很多時候,這金湯匙會變成金匕首,因為它阻止了你天賦的發展。
這本書對年輕人最好的地方是他的經驗是每個人都用得上的:他告訴年輕人,好的決定需要時間,若有能力,請用金錢去買時間,等你自己找到真正想投入一生的時光去做的事後,再去做。他說他從小心中就一直有個聲音,他不知道是什麼,但是這個聲音促使他尋尋覓覓,最後決定從史丹佛大學退學,租小房子、開二手國民車,去找尋自己的興趣,這種真誠對待自己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他工作的態度把每一個案子當作大學時的作業來做,只要能從中學到東西就全力以赴,不計較價錢,用做中學來累積自己的經驗。一九八一年他在路邊洗車時,一位鄰居停下來與他寒喧,鄰居的女婿是節目主持人,時時都需要新的音樂,請他替一個新的有線電視頻道作十秒鐘的開頭配樂。他沒有計較工作的大小(僅十秒),也沒有計較這是名不見經傳的頻道,全力以赴。他完全沒有料到這個頻道就是後來每個人都知道的MTV(現在許多電視頻道都希望自己看起來、聽起來像MTV,廣告商也希望自己的產品有MTV的配樂),結果他就這樣一夕而紅。人家只看到他成功卻不知他在爆紅之前已花了幾百個小時泡在錄音間。
他也告訴年輕人,平日努力充實自己才抓得住機會,人生很多事是偶然,當你善用這個偶然,成功就變成了必然:朋友送他一本描述十九世紀印地安人被迫害的書叫《晨星之子》(Son of The Morning Star),他看了大受感動,開始蒐集印地安音樂,當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要拍「與狼共舞」時,他把他寫的印地安音樂CD寄去,結果電影中令人難忘的〈火舞〉(fire dance)的配樂就是他寫的。
人無法預知,在事情發生前,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只能善用時間好好的充實自己,等待機會的降臨。碰到鄰居那是機會,你不能控制的,但是寫出好的曲子那是努力,你可以做到的。
這本書是金湯匙族寫的最好的一本書,我強力推薦。
推薦序──
勇於創造自己的人生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
在國立交通大學二○一○年六月畢業典禮上,我以「Go Beyond Job──一張人生的車票」為題向畢業生演講。在演講中引用全球首富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在他的新書《做你自己》(Life Is What You Make It)所講到的一個故事,來激勵畢業生勇於選擇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人生。現在欣聞皇冠文化集團將出版這本書的中譯本,特別向大家鄭重推薦這一本令人感動的書。
彼得在這本書內談到,在十九歲那年,他從他的富爸爸那邊得到了一筆相對起來不算多的股票,這些財產「足夠做任何事,但還不夠無所事事」。彼得當時還是史丹佛大學的學生。他變賣了手裡的股票,換到了大約九萬美元,當時他離開了學校,搬到舊金山,建立了一家工作室,開始從事他的音樂事業(這些股票的現值大約是七千兩百萬美元,大概是台幣二十四億,可是彼得說他並不後悔)。當時,他接受他所能找到的任何工作,並且不去管那件事情有沒有報酬。他從這點出發,在音樂路上不斷前行,現在他成為一名榮獲艾美獎(Emmy Award)的音樂人、作曲家和製作人。他在書裡面寫道:「如果我一開始就面對必須自己謀生的壓力,我可能無法繼續沿著我所選擇的路走下去。」
在讀完這本書後,你或許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人在你成年之初便給你一張免費的車票,讓你自由探索你想要的職業生涯,你會怎樣做?相信你會深思,並且勇於向自己創造的人生大道邁進!
推薦序──
立志
【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子鴻
彼得巴菲特,對我來說原來是個陌生的名字,只有這個姓氏跟股神巴菲特一樣。出版社寄來了這本書稿,我一邊看著,一邊聽他做的音樂。
是的,他就是股神巴菲特的兒子,也是一位音樂家,我在台灣找到了四張他的專輯,融合了New Age與民族音樂,聽了會令人心情平靜的那種音樂。
這本書是一個分享,分享他做音樂的心路歷程,當然之中有一些觀念是非常受用的。例如他引述了作家布那德.馬拉莫的話:「沒有哪個好的作家能完完全全照自己的意思去寫作。」這句話看了真是心有慼慼焉啊!
我常常告訴年輕的創作者,要用心去創作,再用大腦來檢查。好的作品是要能引起共鳴的,不能孤芳自賞,但是太在意別人的共鳴的時候,往往作品會流於媚俗。一個好的創作者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這也是創作者最困難也最痛苦的地方。
因此,巴菲特說:「別只發掘天賦,還要造就天賦。」意思就是必須不斷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我們每天生活中都在創作,不只是只有音樂家或作家才在創作,在生活上、工作上如果能有一些小小的點子,讓我們的生活更好更快樂,那種創作的樂趣才是真正創作的意義。
對於金錢的觀念,不論他說得如何有道理,因為他的身分特殊,總覺得少了點說服力,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因為他不缺錢,所以可以把金錢觀說得頭頭是道。不過我認為,所謂的富裕包含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只要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然後全力以赴,堅持到底,你的精神和物質絕對都會慢慢富裕起來的。
作者的音樂之路跟我有幾分類似,「立志」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那個年代,要立志做流行音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勇氣,但是不管在什麼年紀,立志這件事永遠不嫌晚。而且立志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我每年都會找一個目標來立志,有大有小,到了年底再來檢查自己完成度有多少,達成了就獎勵一下自己,沒達成就檢討原因,是自己意志力不夠還是立的志太不切實際。每年這樣檢查一下自己,很好玩,也可以讓自己無形中不斷地進步。
好好檢視自己的內心和實際狀況,下定決心就勇往直前,成功以後不要忘了回饋,這是本書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事情,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推薦序──
不要讓金湯匙變成插在背脊上的金匕首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
富裕家庭的孩子總是引人豔羨,特別是父母來頭大的,似乎就是人說「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子!事實的真相呢?
看完了彼得.巴菲特用生命驗證出這慧語心得,讓我深有共鳴。
現代父母不論怎樣的經濟背景,都努力給孩子最好的,從生活所需到學校到進入社會,即便犧牲自己應有的,甚至健康,也要給孩子最好的!但往往愛之適足以害之!
雖然沒有父母希望孩子變成短視近利,但是太過周全的保護,讓很多年輕人已經漸漸與真實人生脫節。現成的享受,也讓孩子很容易對人生失去熱情。前一代辛苦累積的財富,竟成為阻礙孩子追求成長的原因,實在是所料未及啊!問題是,該怎麼教才好?「人生但憑我們創造」,且看本書告訴大家如何去做吧!
推薦序──
做你自己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有種動物叫「四不像」,牠有「馬頭、鹿角、驢身、牛蹄」的形體組合,卻是徒具其表而無法發揮。
「四不像」牠有角卻無法鬥敵,有馬頭卻不能遠視,有驢身但不能負重,有牛蹄而不能耕耘,所以此物已瀕絕種。
人生學習最怕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只學皮毛、未見精髓,成為已快消跡的「四不像」。
書中說到「人生終究是我們自己勾勒出來的」。價值觀會引導抉擇,抉擇又會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閱讀本書絕對可得到正確的價值觀,人人都能做到如「虎」英勇的自己!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