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坦白說當我接到S的電話時,除了莫名其妙之外,沒再感覺到多餘的什麼。
首先,我們連朋友都稱不上是。
我只見過S兩次面,因為共同朋友的關係,對於S這個人,也僅止於片面的聽說,而特別可以作為這所謂片面聽說的總結;朋友們像是約了好似的,一致性的認為S這女孩特別,我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想過要問,我不是很喜歡S。
或許S的行為舉止思考模式和一般的女孩之間存在著相當距離的差異,但我並不因此就認同朋友們感覺S特別的原因是,我不認為他們眼中所看到的S就是她真正的本身。
這麼說或許很奇怪,但確實我固執的以為,他們眼中所看到的S,其實只是她刻意表現出來的假象,或許也可以說是保護色;而S真實的原我其實並沒有任何人完全窺探過,甚至連她自己也不曾完全窺探過亦不無可能。
至少當時的S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說說我和S的那兩次見面。
S總和一群朋友笑嘻嘻的出現,但最後卻總是提早獨自離開,關於這點我覺得很納悶。
第一次見到S是在台北的國際書展,二○○二年的那次;她和那群朋友一同去捧小葉的場,而當時出版社剛好也替我辦了簽名會,於是小葉介紹我們認識。
外貌上的S是那種白皙文靜的女孩,過肩的長髮完整的染成亞麻黃的顏色,中等身高,體型纖細,幸運的是骨感中依舊存在著性感,看得出來她對於穿著打扮有一定程度上的講究,整體的感覺看來像是個直接從日本流行雜誌裡走出來的女孩一樣;並且,她擁有非常合適微笑的眼睛和唇型;我想大概是一般男人會喜歡的那種類型吧!
我特別注意她的眼睛。
S的眼睛散發出一股奇異的光亮,或許就男人的角度而言,那會是一雙帶著電的桃花杏眼,可在我看來卻以為,那是在S的身上存在著某種極不安定的巨大力量,而眼睛是她唯一宣洩那力量的出口,可惜的是S並不懂得與那力量和平共處。
S擁有一種能夠輕易牽動他人情緒的特質,而她自己也明白這點,並且利用得恰到好處,於是在眾人的場合之中,S總是熱鬧的中心點;只是連S自己亦毫不自覺的是,她同時還擁有另一種能夠輕易將所遇到的人一同捲入她所處的混亂之中這樣的能力,關於這點,我也是往後才終於發現。
那是我和S的第一次見面,我們沒說上幾句話,當小葉介紹我們相互認識之後,S並沒有待上多久便趁著我們談話的空檔悄悄溜走;當時我就隱約感覺到這女孩好像很難能夠在同一個定點靜靜的待上一會,而事實也證明從一開始我就沒看錯,無論是關於這點,又或者其他。
簽名會結束之後,我們一行人移駕到附近的FRIDAY’S晚餐,小葉理所當然是坐在我的身邊,而S則是和另一群人坐在我們前方。他們那桌始終熱鬧到底,看得出來那群人都很喜歡S,並且習慣以她為話題的中心。
整個晚餐中S一直走來走去的,卻怎麼就是不曾走向我們,但小葉卻好幾度走到S身邊,甚至趁著她離席的空檔替到她的座位上、加入她熱鬧的中心。
那樣的小葉讓我感覺到很陌生,因為他一向就是被人群所圍繞慣了的人,我以為該主動走近的人是S而不是小葉。
然而那件事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但我就是很難將當時透過我的眼睛所看到的那個畫面以最正確的言語表達,我不想造成任何的誤解。
當時我望著抽著煙的S望到入迷,是的,入迷。
無法計算是第幾次S起身離座到最角落的地方獨自抽煙,她正好站在我的左前方,我的視線得以直視她的側臉,我看見滄桑。
那滄桑存在於她眼神中的最深最底處,我呆望著煙霧彌漫中S的側臉,我當時有種很奇異的錯覺:彷彿隨著香煙的燃燒殆盡,S的存在亦將隨之變薄,只留下滄桑,不該屬於那張年輕臉龐的,滄桑。
我不懂為何那樣年輕的臉龐,竟會屬於一個早衰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