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時間是個奇怪的東西,愈是沒有時間的人,就愈覺得時間重要。年輕時,即使肩負著全世界的重責大任,也不覺得沈重,反而有一種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感覺誘惑著你,因為知道世界上除了準備考試而埋首書堆之外,一定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事情發生的那天晚上:我在宿舍房間裡,那一天是耶穌受難日,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寒冷的四月天,大學生涯還有一個月就要結束,我跟一九九九年班所有準畢業生一樣,都無法決定未來要做什麼。
查理坐在小冰箱旁的地板上,玩著莎翁詩詞拼句的磁鐵,費滋傑羅的小說攤開放在地板上,書背已經壞了,好像一隻被人一腳踩扁的蝴蝶;查理原本應該要唸這本小說,準備151W英文課的期末報告,可是他卻只顧著拿那些印有莎士比亞詩詞文字的磁鐵,拼湊來拼湊去。
吉爾看了我們一眼,笑了一下。他假裝在準備經濟學的考試,但是電視上正在演《第凡內早餐》。保羅是當時我們四個人之中唯一不在房裡的人。那天稍早,他突然失蹤,然後就一直不見人影。一個月來,我和他之間有點尷尬,再加上最近的學業壓力,他總是跑到『長春藤』去唸書;一個提供餐飲的高年級學生社團,保羅和吉爾都是會員。他正在寫畢業論文,普林斯頓大學所有的學生都要完成一篇論文才能畢業;查理、吉爾和我當然也都要寫,只不過我們系上的繳交期限已經過了。
保羅是我們四人之中最後一個完成論文的,無疑也會是寫得最好的一個;事實上,他的論文可能是整個畢業班,包括歷史系和其他科系在內,最好的一篇畢業論文。保羅的聰明才智不在話下,大一上學期開學沒幾個月,他就決定要研究一本罕見的文藝復興時期文本:《尋愛綺夢》。《尋愛綺夢》的書名原文是拉丁文,字面上的意義是『普力菲羅在夢裡尋愛』;這本書是一四九九年由一個叫做阿杜思‧曼尼修斯(Aldus Manutius)的威尼斯人所出版的,表面上是一本小說,實際上卻更像是百科全書,從建築到動物學,是一本幾乎包羅萬象的論文,而敘事風格卻是連烏龜都會嫌慢的步調。這本書的內容是講述一個人做了一個夢,堪稱是全世界最長的一場夢;普魯斯特以一個人吃蛋糕寫了全世界最長的一本書,但是跟《尋愛綺夢》比起來,他的步調簡直就是海明威。
我猜,文藝復興時代的讀者也是心有戚戚焉吧!即使在那個年代,《尋愛綺夢》也是一隻恐龍。
儘管阿杜思是當時著名的出版家,但是《尋愛綺夢》一書卻乏善可陳,所有的情節和人物都圍繞著主角普力菲羅,一個具有寓言象徵意義的平凡人。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普力菲羅做了一場奇怪的夢,在夢裡不斷追尋他心愛的女性;但是敘事手法卻極其複雜,連大部分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也就是連等公車都在看普羅提諾的那些人──都覺得這本書瑣碎繁蕪、晦澀難解,讀來令人痛苦不堪。
當然我說的是除了我父親之外的大部分學者。在文藝復興史學裡,他始終特立獨行;在多數同僚一一揚棄《尋愛綺夢》之際,他卻受到普林斯頓大學歐洲史教授麥克比博士的影響,立志要苦心鑽研這本書。麥克比博士相信《尋愛綺夢》有其特殊之處,也許是很重要的東西,因此說服了他的學生去研究這本舊書的真正意涵。
『湯瑪斯,這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個未解的謎,』父親教誨我的方式,想必就是麥克比博士教誨他的方式,『但是卻沒有人解得開,連邊兒都還沒摸到。』
他說得一點也沒錯,沒有人曾經解開這個謎題。當然啦,也是在這本書出版了幾十年之後,才有人發現有謎題需要解答;當時有位學者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把《尋愛綺夢》書中每一章的第一個字母串連起來,變成『Poliam Frater Franciscus Columna Peramavit』,意思是:『法蘭契斯科‧柯羅納弟兄深愛著寶莉拉』;由於寶麗拉正是書中主人翁普力菲羅追求的對象,因此其他學者才開始質疑:《尋愛綺夢》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誰?
這本書中從未披露作者的身份,連出版商阿杜思都不知道,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一般就認為作者是一個名叫法蘭契斯科‧柯羅納的義大利修士。有一小群受到麥克比博士啟發的專業研究人員也認為,這首頭文字詩只是一個引子,書中還隱藏著更大的秘密,而這群人的使命就是發掘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