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法則

The Rule of Four

  • 作者:伊恩.柯德威/達斯汀.湯瑪遜
  • 譯者:劉泗翰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6/07/27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256-6
  • 系列:JOY系列
  • 規格:平裝/44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英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在我十五歲那年夏天,父親發現了一份文件讓他聲名大噪。那一年──也就是出車禍的前一年──他帶著我去歐洲做研究,先到德國南部的一座修道院,然後再到威尼斯的圖書館。

我們白天總是泡在圖書館裡,每當我對一整排無窮無盡的藏書感到倦怠時,父親也很快寄予同情;到了中午,我們拿著麵包和冰淇淋到街上吃;晚上則帶我去觀光。有一天晚上在羅馬,他帶著我參觀城裡的噴泉,囑咐我在每個噴泉都丟一個銅板許願。

『這個是祝福莎拉和克莉絲汀,』他在船形噴泉(Barcaccia)說,『祝她們破碎的心早日修復。』

在我們出門之前,她們兩個都各自跟男友分手。父親向來就不喜歡她們的男朋友,因此表面上覺得是傷心事,實際上卻是好事一椿。

『這個是祝福你媽媽,』他在人魚海神噴泉(Fontana del Tritone)前說,『謝謝她這麼縱容我。』

父親向學校申請經費,但是卻沒有獲得任何補助,因此母親只好連星期天都開店做生意,籌措這次的旅費。

『這個是給我們的,』到了四河噴泉(Quattro Fiumi)時,他說,『但願我們發現想要找的東西。』

老實說,我並不知道我們到底在找什麼──至少在我們偶然發現這樣東西之前並不清楚──我只知道父親相信《尋愛綺夢》的研究已經走到了死胡同,因為每個人都只見樹不見林;他曾經在吃晚餐的時候氣憤捶桌,罵那些跟他意見相左的學者都把頭埋在沙堆裡,視而不見。他說,這本書太艱澀,不能從文本本身著手;比較好的做法是研究其他相關文件,從其他線索去推敲真正的作者是誰,以及他的創作意圖。

在威尼斯一家圖書館的三樓書庫裡有個隱秘的角落,擺著幾排鮮少有人青睞的書架,似乎連清掃的修士都忘了這批書的存在;我們背靠著背,在書架之間的走道上梭巡,尋找父親追查多年的線索,結果他發現一封信夾在一本厚厚的家族史書裡。信上的日期是《尋愛綺夢》出版前兩年,收信人是當地教會聆聽信徒告解的神父,內容則是跟一位高階的羅馬子民有關,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法蘭契斯科‧柯羅納。

父親看到這封信時的興奮雀躍之情,筆墨難以形容。他鼻樑上架著一副鐵絲框眼鏡,每次看書時就會慢慢地滑到他的鼻頭;一雙眼睛在鏡片後面放大,幾乎大到足以媲美他的好奇心──這是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的印象──在那一刻,只見父親緊揪著剛剛發現的東西,屋子裡所有的燈光似乎都匯聚在他的眼裡。他手裡那封信的筆跡拙劣,用的是托斯卡一帶的方言,而且文不成篇,彷彿寫信的人不習慣這種語言或是根本就不習慣握筆。信裡講的事情天南地北,不著邊際,有時候像是向上帝傾訴,有時候又好像沒有特定的對象。寫信的人先是為了沒有使用拉丁文或希臘文表達歉意,因為他不會這兩種語言;最後又為了他所做的事情致歉。
這封信上說,兩件謀殺案是經過縝密的計劃,不是像作者這麼單純的人能夠想得出來的策略;兩名受害者都是法蘭契斯科‧柯羅納的手下,他懷疑他們背叛,於是派給他們一件不尋常的任務。他命令他們送信到羅馬城牆外的一座教堂,有人會在那裡收信;他要求這兩個人死都不能偷看信的內容、不能遺失,甚至不能用沒有戴手套的手去碰觸。這就是單純的羅馬石匠在聖羅倫佐教堂殺害兩名信差的故事。

***

我的故事從告白開始。很多人為了保持這個秘密犧牲性命,有些人是在建造我的墓窖時亡故。這個墓窖由布拉曼特設計,由我的羅馬弟兄特拉格尼負責監造,以目的而言堪稱舉世無雙的設計,不受任何物質的損害,尤其不受水的侵蝕。興建過程犧牲不少人命,其中不乏經驗老道的工匠:三人在搬動石塊時喪生,兩人遭樹倒擊斃,五人在動工過程中死亡;至於我沒有提到的其他人,則是因為不名譽的原因死亡,應該受人遺忘。

在此我要說明我所面臨的對頭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力量愈來愈強盛,也是促使我採取行動的主要原因。讀者啊,也許你要問:為什麼我要註明這本書寫於一四六七年,比我實際動筆的時間早了三十年呢?原因如下:這場戰爭是從那一年開始的,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但是我們敗象已露。三年前,教皇保祿二世開革了教廷的記錄員,目標擺明了是針對我的兄弟會;然而我叔伯那一輩的人依然大權在握,影響力也未曾削減,於是遭到教廷驅逐的弟兄群聚到老好人雷托創辦的羅馬學院。保祿眼見我們的弟兄不肯屈服,怒火更盛,於是在一四六七那一年,以武力鎮壓學院,向世人展現他的決心與力量。他逮捕雷托,以雞姦的罪名起訴;至於其他成員則飽受凌虐,至少有一人死亡。

如今,我們又遭逢突然重生的宿敵威脅,這個新人的力量漸強,聲音也愈來愈大,因此我別無選擇,只有藉助比我更有智慧的朋友,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建築物來保存這個秘密。就連教士,儘管他也是哲學家,都望塵莫及。

讀者啊,請繼續看下去,我還有更多話要說……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