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

The Broken Window

  • 作者:傑佛瑞.迪佛
  • 譯者:Mr. Eddie Y Song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9/04/03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527-7
  • 系列:JOY系列
  • 規格:平裝/51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推理.驚悚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第二篇

交易

五月二十二日,星期日

流傳已久的說法是,人體只值美金四塊半,等別人前來摘取器官和四肢。價值遠超過肉體的是我們的數位身份。

──《入侵》,羅伯‧歐哈洛著

第二章

他從美國西南部的史考特岱爾逃到南方的聖安東尼奧市,再北上東岸的德拉瓦州,來到九十五號州際公路的休息站,混跡在卡車司機和好動的家庭之中,最後才飛向出人意表的倫敦。

千里迢迢逃亡的這人是誰?他是林肯.萊姆追查已久的一名職業殺手。多年前萊姆制止他犯下重大刑案,他卻在最後幾分鐘逃離警網,萊姆事後悻悻然說,「他就像個該死的觀光客,大搖大擺離開紐約,活像趕著回去上禮拜一早上的班。」

追到後來,一條條線索乾涸殆盡,警方與FBI查不到他藏匿的地點,也無法預知他的動態。然而,就在幾星期前,萊姆從亞歷桑納州的線民打聽到他可能涉嫌殺害史考特岱爾的一名美國軍人。據線報顯示,他得逞之後東進,先去德州,然後北上德拉瓦州。

歹徒的姓名是理察.羅根,不排除是假名,可能來自美西或加拿大。幾經搜尋,萊姆查出幾位理察.羅根,卻無一符合歹徒的基本資料。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林肯.萊姆的字典找不到「運氣」這個單字),他從國際刑警處得知某位美國職業殺手受雇前去英國行凶。國際刑警是歐洲刑事情報的集散中心。萊姆得到的情資是,歹徒在亞歷桑納州殺人是為了取得軍方的識別證與情報。得手之後,歹徒去德州與相關人士會面,再前去東岸的卡車休息站收取訂金,之後飛往倫敦的希斯洛機場,目前潛伏在英國,確切地點不詳。

根據國際刑警的描述,「理察.羅根的暗殺計劃背後有高層人物撐腰資助。」萊姆讀到措辭文雅的這一段不禁會心一笑。歹徒暗殺的對象是一名新教牧師,名叫薩謬爾.G.祥光 (比這種姓名更適合擔任神職的人,萊姆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祥光牧師在非洲主持一座難民營,無意間踢爆重大弊案──愛滋藥品遭人盜賣,所得款項被拿去購買軍火。牧師曾經三度遭人暗算未遂,分別是在奈及利亞與賴比瑞亞,有一次甚至發生在米蘭的瑪本沙機場的轉機廳。在米蘭,荷著短機槍的國家警察以審慎著稱,歹徒卻差一點魔高一丈得逞,保全小組因此將牧師移往倫敦。

牧師如今在倫敦的藏身處接受保護,由綽號蘇格蘭警場的大倫敦警總派人全天候看守,目前正協助英國內外的情治單位拼湊變賣藥物的弊端全貌。

透過涵蓋數大洲的加密衛星電話與電郵,萊姆與倫敦警方的女探長隆荷司(Longhurst)攜手合作,共同設下誘捕歹徒的陷阱。這套計謀的綿密程度可媲美羅根的心思,不但運用了替身,也借重了洗心革面的軍火販子。這位軍火商是南非人丹尼.克魯格,個性浮誇,擁有一大批隨著他棄暗投明的各地線民。克魯格仲介軍火的效率十足,轉手槍械時臉不紅氣不喘,態度有如其他商人兜售冷氣機和咳嗽糖漿,賺足了荷包。去年他去了一趟蘇丹,目睹自己經手的武器在達佛製造腥風血雨,大受震撼,當下退出軍火仲介業,遷居英國。專案小組的成員也包括軍情處MI5的軍官、FBI倫敦辦事處的人員、以及法國海外安全局的調查員。海外安全局相當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

遺憾的是,他們連羅根在英國落腳策劃暗殺的地點也不清楚,但個性外放的克魯格聽說羅根即將在近日出擊。克魯格在國際黑道仍有許多朋友,警方借重他的人脈放出風聲,說祥光牧師和警方已經敲定在「秘密」地點會商。這棟大樓有座露天的中庭,是暗殺牧師的絕佳場地。

反而言之,這裡也是包抄殺手的理想位置。警方已經派員前去監視,武裝警力、MI5與FBI也二十四小時待命。

刑事專家林肯‧萊姆這時坐在電池供電的紅色輪椅上,地點是毗鄰中央公園的家中一樓。這棟公寓的一樓原本是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的起居室,氣質古雅,後來被萊姆改裝成設備應有盡有的證據化驗室,規模比許多中型市鎮的化驗室還大。萊姆發現自己又重複近幾天頻頻做的動作﹕瞪著電話。他把二號快速撥號鍵設定為英國某地。

「電話正常吧?」萊姆問。

「有不正常的理由嗎?」助理湯瑪斯反問,語調沉著,萊姆聽了認為他是在重嘆一口氣。

「我不知道,說不定線路超載,說不定電話線被雷打斷了,可能出錯的原因多著呢。」

「不如你再打一通試試看,確定一下。」

「指令。」萊姆對著語音辨識系統說。幾年前,林肯.萊姆前去刑案現場蒐證時發生意外,傷到了顱骨底部附近的第四頸椎骨折,從此頸部以下近乎完全癱瘓,只能靠環境控制器來取代肢體的功能,語音辨識系統鉤在環控器上。他接著下指令,「撥查號台。」

撥號音從音箱傳出,緊接而來的是嗶、嗶、嗶,比相應不理的電話更讓萊姆火大。隆荷司探長為何遲遲不來電?「指令,」他發飆說,「掛斷。」

「好像沒壞。」湯瑪斯端來一杯咖啡,放在輪椅的置杯環上。萊姆以吸管飲用濃烈的咖啡。附近的架子上擺著一瓶十八年的格蘭傑單一麥芽威士忌,近歸近,萊姆卻始終拿不到。

「現在是早上。」年輕助理湯瑪斯說。

「還用你說,我的眼睛又沒瞎。我才不想喝……只不過……」萊姆一直在找機會嘮叨他這件事。「我記得昨晚好像只喝了兩個平底杯,酒瓶早就收起來了,根本像是沒喝。」

「三杯才對。」

「如果加起來以立方公分計算,其實相當於兩小杯。」愛計較的心宛如酒精,計較起來會讓人失去理智。

「隨便你怎麼說,反正早上不准喝酒就對了。」

「喝酒有助於理清思緒。」

「沒那回事。」
「真的,而且思考起來更有創意。」

「也沒那回事。」

湯瑪斯今天穿的是熨燙得平整無瑕的襯衫、長褲,結了領帶。他現在的服裝不像以往那麼皺了。照顧四肢癱瘓的病人是一件費力的工作,但萊姆換了一輛新輪椅之後,大大減輕了湯瑪斯的負擔。新輪椅是英伐凱公司的TDX輪椅,號稱能提供「駕馭自如的體驗,」攤開之後形同一張床,就寢時不需再勞駕湯瑪斯。樓梯不高的話,TDX輪椅甚至也爬得上去,跑起路來也能和中年慢跑客比賽。

「我想說的是,我想喝一點蘇格蘭威士忌,就這麼簡單。個人意願在此陳述完畢。行嗎?」

「不行。」

萊姆哼了一聲,繼續瞪著電話。「如果被他溜掉了……」他越講越小聲。「溜掉的話,你不會和別人一樣嗎?」

「什麼意思,林肯?」清瘦的湯瑪斯已經為萊姆效命多年,期間被開除過也請辭過,至今卻仍在原本的崗位上,由此可見主僕雙方的毅力──或異於常人的心理。

「我說,『假如被他溜掉了,』你接著會說,『唉呀,不會啦,別擔心。』然後我應該放心。這種事大家都會做﹕明明不懂狀況,卻還要請當事人放心。」

「可是我又沒叫你別擔心,為了一句可能說卻沒說的話,有什麼好吵架的?這不正像一個老婆獨自上街,看見美女,認為老公在場的話一定會看得目不轉睛,因此回家對老公發脾氣。」

「哪一點像?」萊姆心不在焉地搭腔,心思泰半飄向英國的擒兇計劃。計劃是否有漏洞?警衛工作紮實嗎?信得過線民嗎?線民難道不會走漏風聲,打草驚蛇?

電話鈴響,萊姆身邊的平板螢幕上蹦出一個來電顯示框。來電的區域號碼並非倫敦,而是紐約,他很失望。來電的地點是大樓,位於曼哈頓下城區,是警察之間對紐約市警局的俗稱。

「指令,接聽電話。」啪嚓。然後﹕「幹嘛?」

五英哩外的來電者嘟噥說,「心情不好嗎?」

「因為英國方面還沒消息。」

「怎麼了,他們叫你隨傳隨到嗎?」隆恩‧塞利托警探問。

「羅根失蹤了,隨時可能出動。」

「就像生小孩一樣。」塞利托說。

「隨便你怎麼比喻。你找我有啥事?我可不希望佔線太久。」

「弄了那麼多先進器材,卻連個插撥的功能也沒有?」

「隆恩。」

「好啦,我想通知你通知一件事。上個禮拜四發生了一樁強盜殺人案,死者是住在格林威治村的女性艾莉絲.桑德森。歹徒持刀刺死她之後帶走了一幅畫,已經落網。」

既然落網,何必來這一通電話?這種刑案很普通,而且歹徒已經被收押。「證據出了問題嗎?」

「沒問題。」

「憑什麼認為我會感興趣?」

「承辦的警探半個鐘頭前接到一通電話。」

「別拖拖拉拉的,隆恩,別再拖拖拉拉了。」萊姆看著白板說。白板上詳述英國的擒兇大計,過程繁複。

而且脆弱。

塞利托一語將他拉回紐約。「是這樣的,很遺憾,林肯,我不得不通知你,歹徒是你的堂弟亞瑟.萊姆,罪名是一級謀殺,可能會坐牢二十五年,而且檢察官說罪證確鑿。」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