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他不開車。他把書揹在背後,到處尋找機會和識貨的書商。有些書店非常遠,你可以看見鮑比拖著腳步在東柯費斯大道上跋涉,虛弱地彎著膝蓋。他的地盤包括柯費斯和哈瓦那街口的慈善商店、山景大道上的DAV(體障退役軍人)二手商店,還有南百老匯街上那些昏暗的古董店──那裡的人總以為自己才是行家。對書探鮑比來說,最好是能遇上一個自以為什麼都懂的呆瓜,一個自以為很懂書的家具小販或玻璃商人。在南百老匯街,在那群人的心態下,產生了這麼個方程式:舊 + 笨重 = 價值。一個古董書商會給一本毫無價值的一八八○年代的禮儀書貼上五十元標籤,但像安‧泰勒(8)的《天文導航》(Celestial Navigation)這類應該值一百五十元的珍品卻只賣兩毛五。遇上這種事時,鮑比‧衛斯福便會拿著兩毛五,板著臉卻滿心歡喜地把它買下,當晚便有大餐可享用了。
和所有書探一樣,鮑比有時也是個麻煩人物。他是個重新皈依的基督徒;只要你願意耐著性子傾聽,他可以花上一整天告訴你基督的故事。有傳言說幾年前他曾染上毒癮,日子過得十分煎熬。據說他就是在坎農市服刑期間信了上帝。但這已經不重要了。他是丹佛書市的一號人物,一個要角,而他的死也讓這行業略顯蕭瑟。
這名書探被人用沉重金屬物敲打毆擊致死。根據法醫說法,鮑比死得並不痛苦:事情發生得太快了。他的屍體臉朝下趴在巷道裡,距離舊丹佛郵局大約三條街。一隻貓蜷縮在鮑比腳邊,好像在等他醒來好帶他回家。
本書便是關於這位死者的故事,描述他如何走到這步田地,以及一些人在他死後的諸般際遇。
他這人很溫和,很沉默,他是個謎。
他沒有親人,沒有任何親屬需要通知死訊。他沒有親近的友人,但也沒有敵人。
他那幾隻貓會想念他。
沒人想得出鮑比遇害的理由。誰會殺害這麼個無辜的人呢?
讓我來告訴你原因。告訴你那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