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大悲大痛之後,孤立無援的感受隨之而來,將他包圍。他念起離世多年的妻子米莉安。他擁有她少數幾張照片,而她在照片中的模樣已頂替了她在他記憶中的樣貌。他經常拿出來看,相片凍結了她的面貌,卻無法捕捉她的個性。她是他一生的愛。他何其有幸,不過有時他卻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努力追求美女佳人,並娶之為妻。他見過至善,也見過極惡。他目睹了上一世紀最鼎盛與最敗壞的景象,他都熬過來了。現在他要見證這世界的末日。
他想到了伊費的前妻凱莉,瑟拉齊安只見過她生前一面、死後一面。他能體會伊費的慟,能體會這世界的痛。
他聽到外頭又傳出汽車相撞的聲音。遠方的槍聲、警報器的聲響不曾間斷(有汽車警報器或大樓警報),但都無人回應。劃破夜晚的尖叫聲是人性最後的呼喊,盜匪只奪走財物──吸血鬼則奪走他們的靈魂。
他們的目標不是人類的身外之物,而是人類的身軀。
他放下手,擱在床邊小桌上的型錄。蘇富比拍賣會的目錄。這不是巧合,沒有任何事是巧合:最近的日蝕、海外的軍事衝突、經濟蕭條都不是巧合。我們就像骨牌一步一步崩倒。
他拿起拍賣目錄,翻到那一頁。那一面沒有附圖,只列了一本古籍:
《光之熄》(一六六七):完整說明返魂屍首度見世的歷史,並針對各種認定返魂屍不存在的論述據理反駁,猶太教教士艾維格多‧李維翻譯。私人收藏。手抄原裝本,可預約鑑賞。估計市值一千五百萬至兩千五百萬美元。
這本書(不是複本、不是照片)對於瞭解敵人、瞭解返魂屍至關重要,知己知彼方能殲敵勝戰。
一五○八年札格洛斯山脈的洞穴裡發現的罐子中有許多古代美索不達米亞陶板,而《光之熄》的內容就是以陶板上的資訊為本。陶板上寫著蘇美語,質地很脆弱,後來由絲綢富商購得。他帶著陶板遍行歐洲,後來別人卻發現他被綑綁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家中,倉庫遭人縱火。美索不達米亞陶板則在兩名巫師手中幸運逃過一劫。一位是無人知曉的祭典助理約翰‧默然,另一位則是名聞遐邇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占星顧問約翰‧迪伊,儘管他無法解讀陶板上的文字,卻一直將陶板當為神物珍藏,直到一六○八年迫於生活困頓才出售──他透過女兒凱薩琳介紹賣給了博學多聞的猶太教教士艾維格多‧李維。當時艾維格多‧李維住在法國東北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梅薩城裡的猶太區,花了數十年工夫專心致志地解讀陶板,投入他特有的才華(其他陶板要等到三世紀後才獲得解讀),然後以手抄本將他的發現獻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一收到就把老邁的教士打入大牢,並下令銷毀陶板以及教士所有的文物。陶板被磨為粉末,而手抄本則和各種稀世珍寶一起被鎖在金庫中不見天日。路易十四的情婦蒙特斯龐夫人和她的追求者又於一六七一年合作盜取手抄本。蒙特斯龐夫人竊得手抄本之後交由拉佛伊辛保管,她是她的心腹、產婆、巫師。後來法國上流社會爆發「投毒事件」,拉佛伊辛遭指控精神失常而被流放海外。
這本書直到一八二三年才再度現世,由惡名昭彰的倫敦學者威廉‧貝克福德所擁有。貝克福德蒐集各種禁書、驚世駭俗的工藝品、自然或人為的奇品珍玩,並以方特希爾修道院做為私人博物館。這本書就出現在修道院圖書館的館藏書單中。貝克福德後來債台高築,便將哥德復興式建築的方特希爾修道院及所有藏品賣給軍火商,此書也失蹤了將近一世紀。一九一一年法國馬賽拍賣會中,此書書名遭誤植為《光影開戰》,但也可能是刻意竄改書名。當時只見書名,沒有公開展示任何內容,馬賽在拍賣會前爆發莫名傳染病,拍賣會因而取消。其後,大家都認為這本書已經銷毀了。而現在,它就在這裡,在紐約。
但一千五百萬美金?兩千五百萬美金?不可能籌到那麼多錢。一定有其他辦法……
他完全不敢和別人提起的最深沉的恐懼就是:這場多年前就開始的戰爭可能勝敗已定了。這只是收尾,人類君王已經被將軍了,只是戰敗的一方固執地要把殘局走完罷了。
瑟拉齊安聽到耳中嗡鳴,便閉上眼睛,但嗡鳴仍持續著──而且,愈來愈大聲。
他的藥以前沒有這種副作用。
他想通時便全身一僵,站了起來。
這根本不是藥丸的副作用。嗡鳴聲不在耳裡,而是充斥在四周,低頻,但就在左右。
這附近還有其他人。
那男孩,瑟拉齊安心想。嗡鳴都圍繞著他,他雙手用力一撐,離開椅子,往查克的房間走去。
篤──篤──篤……
媽媽來找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