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新版自序】
再一次的出發點
一部作品在發表二十年後還有機會重新修訂,並以全新的風貌問世,對我來說,是非常喜悅的事。這代表了兩件事─我依然繼續創作著,繼續為寫出有趣的故事而努力;時至今日,這部作品依然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無論是哪一件,都很值得喜悅,更何況是兩件。
自從《請把門鎖好》發表後,我在很多地方都聽到有人在談這本書,場合形形色色,它廣泛的穿透力,經常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甚至,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讀。今年逝世的科幻大師倪匡先生,曾給予這本書極高的讚譽,我想這必然助揚了大眾對這本書的好奇心,他的肯定也令我時時惕勵,告訴自己必須精益求精,追上這份期許。
《請把門鎖好》既不是傳統認知中的犯罪小說(或稱推理小說),也不是傳統認知中的恐怖小說(或稱驚悚小說),在獲獎的當時,它是一個中文大眾文學中前所未見的類型小說複合體。依循類型小說的邏輯,進而超越類型小說的邏輯,它揭示了這樣的故事型態,在中文創作裡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二十年來,在皇冠文化的奧援下,成為作家的我,得以進行各式各樣的創作探索。藉由種種嘗試,我渴望獲得一些啟發,學習類型小說創作在類型脈絡、大眾性、文學素養上的表現技藝,研讀故事的構成理論,立足在踏實的基礎上,設法尋求創新。這個探索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令人戒慎恐懼,所幸有許多讀者一路上鼓舞我,台灣與日本文壇前輩們對我的提攜、同輩及晚輩們對我的友好,點點滴滴,讓我不感覺寂寞。我發現自己一直沒有被遺忘,也一直被相信能繼續寫出好作品,對此我充滿感激。
目前我完成了總共十部作品。我刻意地為每一部作品設立了不同的目標,主題、敘事形式,盡可能做到不重複,挑戰不曾寫過的路線,並限制自己不使用已然熟悉的手法,以磨練小說技藝的每一個面向。同時,我也經歷了工作、結婚、育兒等人生階段,品嘗到一些苦澀,一些甘美,一些挫折,一些快意。透過這些生命航道上的體驗,我想我應當變得更成熟了,也更了解什麼是人,以及,領悟到小說創作之於這個世界的意義。
再度將《請把門鎖好》的舊稿從電腦中開啟,一股灼熱的悸動湧自胸口。這是我作家生涯的起點,也是支撐我寫到此刻的原動力。時光流逝,故事中的許多場景如今已不復存在,但這也使它烙下了特定時代的印記─那是我們對類型文學的理解才剛進入啟蒙的時代,也是我們對本土大眾小說的認知才剛建立自覺的時代。今天本土類型文學經過長年演化,已是百花燦爛,生長出截然不同的風景。因此,經過十部作品的累積,我希望可以重返這個起點,擁抱這份創作的初衷,將它擴展為更完整的世界觀,編織它面對當代的閱讀品味。
這項翻修工程約莫進行了半年多,年少的記憶不時浮現腦海,我想起當年一邊寫稿、一邊留意參賽截止日的緊迫感,也許這將是自己對那段青春的最後一次回顧,但我終須保持冷靜,客觀地自我解析,思考哪些段落該保留、哪些描述該調整。我反覆思索著如何突破原版情節的既定框架,重新打造心底的想像空間,不知不覺,修改的幅度超過我的想像,我忘卻了字數、忘卻了死線,沉浸在全然無拘無束的自在中,那正是創作時最素樸的快樂。
這本書能夠大功告成,有太多的感謝─平雲先生的知遇,婷婷的寬容,維鋼的細膩,台灣犯罪作家聯會裡摯友們的不離不棄。不辭路途遙遠,在各種活動到場支持,為我加油打氣的讀者朋友。溫柔的妻子,給了我充裕的創作時間。
未來我能做的,將是以這部新版的《請把門鎖好》為再一次的出發點,繼續地創作,繼續為寫出有趣的故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