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聖十字1176
常有人問我,要安排一次居遊之行,是不是很複雜,會不會很貴。
答案都是否定的。
居遊之前的準備工作,跟一般自助旅行差不多,無非就是先決定好旅遊日期、訂好機票和住宿地點。前兩項事情用不著我多嘴,最後一項其實跟訂旅館差不多,而且說不定會有比洽訂旅館更多樣、更划得來的選擇。
由於不少歐美人士都喜愛以居遊方式度假,因此在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希臘和捷克等熱門旅遊國度,都有許多供旅遊者短期租住的公寓或獨幢樓房。預算寬鬆到不行的遊客,甚至可以租住豪華別墅與古堡。
想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住處,最簡單也最便利的方法就是上網。我通常都是在網上『孤狗』(google)一番,只要在搜尋引擎上鍵入目的地地名,好比Venice或Provence,再打上vacation、rental和self-catering 等英文詞組,就會看到動輒好幾萬筆的相關資料,琳瑯滿目,隨你瀏覽。看中了某間屋子,就直接在網上填表洽詢,或以電子郵件聯絡。這對習慣用電腦的人來講,簡直方便極了。
去年,過完農曆年後不久,我開始著手在網上找房子,準備實現懸在心頭已久的水都居遊之夢,我每天抽出一個小時在網上搜尋,和屋主或房屋仲介聯絡,前後花了五天,便找到合適的房子,完成訂屋手續。
就在時序正式邁入春季的那天,我和約柏展開水都居遊,短短一個星期的假期,讓我們意猶未盡,幾乎是一回荷蘭,便開始計畫第二回合的居遊,並在初秋時分,再赴威尼斯。我們在威尼斯的第一個住處,地址是S.Croce 1176。公寓坐落於聖十字區一條短巷的巷口,鄰居是家三星小旅店,旅館樓下開了家披薩小館。
住進公寓的第一天,放下行李,休息一會兒,就按照慣例出門在街坊一帶逛逛,認識一下環境。經過小館時,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散完步,從另一頭回住處,到了小館門前,忍不住再多看兩眼。當我透過玻璃門,看到它花木扶疏的後院時,回憶如閃電般驀地來到眼前。
在九八年的單身自助旅行中,我曾在這兒用過午餐,就在屋後的小院子裡。那天中午,細碎的陽光透過攀爬在天蓬上的藤蔓,灑在我裸露的手臂上。我一個人,靜靜吃著那一回在威尼斯的第一頓午餐,記得我吃了風乾生火腿披薩,還喝了紅酒。彼時,我當然料想不到,將近八年後,自己會隨著丈夫回到這裡,成了小館的鄰居,或許這正是某種緣分吧。
卡納雷裘1921
我和約柏的第二個住處,在和聖十字隔著大運河的卡納雷裘區,地址是Cannaregio 1921。那公寓夾立在兩條長巷間,巷道的盡頭是條小運河,走出巷口,便是從火車站通到聖馬可廣場的熱鬧大街。
公寓的大門設在窄巷這一頭,對面原為家老劇院,現在則是威尼斯大學的講堂。白天時分常有年輕學子在巷子裡大排長龍,等著要進課堂佔位子。我有天上午出門買水果,經過敞開的講堂大門,喲,耳邊傳來標準的京片子,那老師是位華人女性,敢情學生們上的是中文課,怪不得我出門或回家時,偶爾會有排隊等候上課的學生,一副很想跟我攀談、卻又有點害羞的模樣。公寓客廳二樓的窗口對著另一條較寬的巷子,樓下是家西西里餐廳。我喜歡倚在窗台上,看行人來往。華燈初上後,則愛看吃客陸續而來,更愛偷瞧人家桌上的菜色,研究一下大夥都愛吃點什麼。
看人看膩了,我到廚房,給自己倒杯白酒,然後坐進窗邊的單人安樂椅上,扭開立燈,讀起一本特地帶來的中文小說。
在這夢一般的水上都市,我們這一對分別來自台灣和荷蘭的異鄉人,客居在聖十字和卡納雷裘的公寓,度過屬於我們的威尼斯時光,安適而滿足。我的夢,也成了我的住址。S.Croce 1176與Cannaregio 1921,也已是我們人生的一小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