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東. 西

  • 作者:韓良憶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8/09/22

  • 定價:250元
  • 優惠價:79198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456-0
  • 系列:PARTY系列
  • 規格:平裝/208頁/16.5x21.5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旅遊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鴨的回憶

晴朗的午後,不知怎的,突然想念起一樣既屬於他鄉卻又依稀熟悉的味道,於是搭著電車,叮叮噹噹來到鹿特丹西區,這裡有家法國食品店,我每隔一陣子總會上門光顧,買些別處沒有的食材。

這一天,勾起饞癮的是來自法國西南部的油燜鴨肫和煙燻鴨胸肉,這兩樣都是現成的熟食,不必再加熱烹調,只要拌上兩、三種生菜、水煮嫩四季豆和核桃仁,淋上油醋芥末醬汁,就是一大盤色彩繽紛、份量十足的西南法風味什錦沙拉。

油潤卻有嚼勁的鴨肫和帶著燻香的嫩鴨肉一入口,旅途中的種種回憶,便栩栩如生地回到眼前。幾年前,我和丈夫兩度在西南法鄉下租了小屋居遊兼度假,就是在那裡首度嘗到油燜鴨肫,學會做這道沙拉。

油燜鴨肫是法國鄉土名菜油燜鴨(confit de carnard)的副產品,所謂油燜,就是用鴨油燜煮大塊的鹽醃鴨肉和整副的肫肝,文火燉熟燜爛了以後,連料帶油一股腦兒裝進陶盅裡,封存起來。在尚無罐頭亦無冰箱的時代,這個作法讓農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兩口肉,打打牙祭。

我本來就愛吃鴨肫,頭一回吃到西南法的油燜鴨肫,更深深愛上了那鹹中帶甘、越嚼越香的滋味,我嚼著嚼著,腦海中某個塵封的抽屜似乎被開啟了,原來這油燜鴨肫的味道,挺像我少女時代常吃的鹽水鴨肫。

當時我們家住在台北東門一帶,我每天放學後嘴饞,常到一家小店買個鴨肫,當零嘴吃,一吃就是好幾年,直到小店因為店主移民出國而歇業。這會兒一算,才驚覺人生匆匆,我竟然有二十多年沒再嚐到那滋味了。

從鹽水鴨肫又聯想到幾樣我很愛吃的鴨肉菜餚,好比鹽水鴨、樟茶鴨和近年在台灣被媒體炒作得火紅的北京烤鴨。小時候的我有點挑嘴,不愛吃雞,就喜歡吃鴨肉,母親曾開玩笑說,她這個女兒上輩子一定跟鴨子有仇,不然怎麼那麼愛吃鴨,一聽說爸爸要去台北伯伯家打牌,準會請求爸爸去伯伯家附近的鹽水鴨店買個半隻帶回新北投;全家一起上館子吃川菜,鐵定要求點樟茶鴨;而到『真北平』、『同慶樓』和『天廚』等北方館子時,更一副樂滋滋的模樣,因為今兒個可以痛痛快快大啖烤鴨啦。

媽媽提了這麼多餐館,偏偏就沒提到西門町的老店『鴨肉扁』,我好愛吃那裡的切仔米粉和白切『鴨』肉呢,還記得那兒的米粉,湯面汪著油,卻香而不膩,『鴨』肉也很嫩,一點都不老不柴,可惜爸媽很少帶我去,一來是因為出身江蘇的爸爸吃不慣那股油蔥味,二來是因為當時的『鴨肉扁』用餐環境有點邋遢,媽媽嫌不夠衛生,怕孩子胃腸弱,吃多了拉肚子。

這會兒再一想,媽媽沒提『鴨肉扁』,或許不是忘了,而是因為店家的名字裡雖有『鴨』字,賣的卻不是鴨肉,而是鵝肉。有關這一點,我知道的很晚,晚到自己都已經開始寫作,忝為所謂的食物作家以後,跟人聊起,才發覺多年來的錯誤,好不慚愧。怪不得我小的時候就老在納悶,那兒的鴨子怎麼會一隻隻都那麼龐大哩。

在低地國港都的一隅,我吃著來自法國的鴨肫和鴨肉,想起這些或甜美或可笑的瑣碎往事,突然覺得,人有味覺能品嚐酸甜苦辣,有往事能回味,真是件幸福的事。味覺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感官的享樂而己,它還可以是通往過去、開啟記憶大門的鑰匙。回憶點點滴滴,如音符一般,組成了生命這首樂曲的基調,讓人在緬懷往事的同時,還有力量把握現在,有勇氣面對未來。

至於在這個清風徐徐的週末下午,儼然驅策著我專程上街購物解饞的,到底是西南法還是台北的回憶呢?答案或許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擁有這些記憶,並因而真真切切地感到,活著,真好。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