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天婦羅好不好吃的關鍵有三;其一當然是材料新不新鮮,雖然銀座離東京魚市場築地特別近,但是有的店家特別從九州等地進來特殊魚貨,再因季節選購蔬菜,不因為炸物而失去原食材本身味道的技術才是天婦羅的極致精神。
再來就是油炸的油。日本人炸天婦羅要加胡麻油,讓炸物透露出深沉的香味,而其中的比例就看各家店自家配方,有的店還號稱用了兩種不同的胡麻油來強調與自慢口味。
而第三個關鍵就是麵衣了,聽說麵衣要炸到薄脆不硬,表面看還能看透青菜原本的綠色才是真本事。我也嘗試自己在家炸蝦和野菜,照著食譜書上說的用冰水來調麵糊,而且不能攪拌過度,再快速沾過麵糊後將材料放進油鍋時還要輕甩一下。當然,這種照本宣科的本事不會有太高竿的成果,於是我只好在台北到處找天婦羅店。
有一次進到一家號稱天婦羅本舖的餐廳,點了一碗炸蝦蓋飯,上桌後當著師父的面用筷子戳那炸得太老的蝦子,我知道很不禮貌,但是如果連家庭主婦的堅持都比不上,那掛什麼「本舖」的招牌呢?還是這些店家是看準台灣人吃不懂天婦羅隨便呼弄?
在「天一」,師傅手腳俐落地輕攪著麵糊,不時地添加麵粉和水,果然有專業的架勢。一萬圓的套餐裡面,第一道就是炸蝦,剛上來時還嫌蝦子有點小,跟以前看到電視節目裡每隻炸到巨無霸一樣大的尺寸實在差很多,當時心裡還有點小失望。不過當蝦子進嘴時,Q嫩的口感還有淡淡的胡麻油香味,教人胃口全開。後來我看到林嘉翔老師寫的《食樂日本》書裡提到:「天麩羅多半不會使用太大的魚類,因為怕糟蹋了最美味的頭部及背鰭,連主角的蝦子也是以十五公分左右,比車海老略小的卷蝦最適當。」現在回想那兩尾小蝦果然肉質細膩帶勁,差一點就把它歸罪於中午套餐便宜沒好貨的迷思。
張國立愛牛肉,把京都三嶋亭的壽喜燒誇得像和牛天堂似的。我比較愛壽司,現在發現天婦羅也是日本料理的極致,師傅在炸鍋前專業的模樣一點也不輸給壽司師傅。重要的是全套油炸食物卻一點也沒有油膩感,而且坐在油鍋前的客人也不會一身臭油味,日本人真是把葡萄牙人傳來的炸物發揚光大了啊。
◎西五番街──Pierre Marcolini
在銀座亂逛過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這條小街,就像很多地方的商店街,有一道拱門式的大招牌矗立街頭,這條街以時尚精品店聞名。而在二○○一年開了一家比利時來的巧克力店──Pierre Marcolini,店名就是主廚的名字,在比利時也是赫赫有名的巧克力店。銀座這家還是全球第一家巧克力附設Café。開幕之初天天排長龍,人氣持續幾年不退。有一年的夏天我逛到附近,看到人龍才突然想到,啊!久聞的這家店原來在這裡,也顧不得門口的人潮,一個人呆呆地跟著排隊。
這家店一樓販賣自製巧克力,玻璃櫃裡呈現二十多種精緻的手工巧克力,就像珠寶店一樣。二、三樓的咖啡座則以巧克力原色裝潢,搭配暈黃的燈光,走的是極簡風格。明明已經下午四點多,我還排了大約半小時才等到位子,管不了形單影隻的我和旁邊成雙成對的情侶格格不入,自顧自地點了一杯當店最有名的熱巧克力(其實有點誇張,在三十五度高溫的八月天),另外又貪心地點了一塊經典巧克力蛋糕。那熱巧克力和我以前在法國喝的完全不一樣,普通的只是比咖啡濃度還厚一點,可是這家店用了七十%來自中南美的純可可,該怎麼形容呢?簡單地說好了,比川貝枇杷膏還要濃厚,一口下去巧克力的濃醇香在嘴中化開,整杯喝完後好像連鼻子都能呼出巧克力的香氣。而古典巧克力蛋糕也是鬆軟到恰到好處,使用比利時最經典的巧克力製作,完全沒有添加麵粉,入口即化又是一陣香氣溢出,完全無法形容的巧克力風味。
當天晚上我沒吃晚飯,到半夜還在打嗝,實實在在的濃醇香……張國立又嗆聲說:「銀座什麼都好,不會連隔天上廁所也是巧克力味道的吧!」
根本不必理會這個不懂風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