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待在馬德里讓你HIGH一年
選擇遊學的城市是一門大學問,它關係到你的異國生活是否有趣、多采多姿。有人建議我去很漂亮的巴塞隆納(Barcelona),但那裡的人不愛講西班牙文,因此讓我很猶豫;有人說Alcalá de Henares有個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師資素質不錯,而且距離馬德里只有半小時車程;又有人說莎拉曼卡(Salamanca)很好,是個歷史悠久的大學城,而且物價便宜,這個提議曾經讓我有點心動,但我還是覺得這些城市規模都太小。後來我選擇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大城市生活費用雖然比較高,但觀光景點和藝文活動很多,很符合我的需要,而且據說樂天成性的馬德里人很好相處。
馬德里緊湊而熱鬧的生活果然讓我分身乏術,在抵達西班牙七個月之後,才去拜訪Alcalá de Henares,它是曠世巨作《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的家鄉。我在一小時內走完小鎮所有的景點,很慶幸當初沒有選擇這裡當作遊學地點。若在這裡待一年,或許可以讓我專心唸好西班牙文,但馬德里的生活卻讓我得到完全不同的享樂經驗,也度過了人生最瘋狂、最盡興的兩年時光!
我先是在網路認識了住在馬德里的台灣女生,又透過她的日本朋友間接認識一群喜歡日本文化而上日文課的西班牙宅男。他們是喜歡看電影、iPhone不離手、愛吃愛玩又愛講話的Luis、Alberto和Manuel。除了每天固定的西文課,我大部分時間都和這群人混在一起,不是在馬德里逛大街、看電影,就是到餐廳吃飯、酒吧巡禮,要不就是一起出門旅行。
◎西班牙人很愛講話
西班牙人大多有位很會煮菜的老媽,週末回媽媽家吃飯是固定行程,過了三十五歲的男人幾乎人人都有個大肚腩。他們從沒想過要減肥,每次都很自豪地拍拍肚子說:「這是花了很多錢在酒吧培養出來的。」跟這群人在週末的酒吧流連沒多久,我終於弄懂這句話的真諦。
第一次跟他們出城度假時,週末整整兩天假期,都泡在超過十五間以上不同的酒吧、餐廳吃吃喝喝,打屁聊天。西班牙人是我所看過最聒噪的民族,我覺得他們是為了跟別人說話而出門。曾經看過一部法國電影《與安德烈晚餐》,劇中兩個主角坐在餐桌前,天馬行空地講述自己生命經驗,對話一直持續到兩小時後電影結束。這群西班牙宅男出門旅行,可說是這部電影的真實版,本來以為是因為他們很久沒碰面的關係,但後來我發現他們每次碰面都是這樣講話。不論是在車子裡、在餐廳、或在酒吧,他.們.就.是.一.直.在.講.話。對話內容我大部分都聽不懂,因為跟學校老師教的實在差很多。我曾經問過Alberto他們到底都在聊些什麼,他說不外是某本書、某部電影、網路話題、政治、美食之類的事。第二次出門我便準備好錄音筆,把對話錄下來仔細分析,發現這群宅男們聊天的內容五花八門,是一般人聊天時根本不會碰觸到的話題。請問,哪個人會對喬治歐威爾(預言小說《1984》作者)的某部小說有興趣?什麼人聊天時會講到海地的「巫毒」?有誰會知道《Catch-22》這本小說和電影?因為聊天的話題一直在轉換,難怪我老是對他們的對話摸不著頭緒。但即使是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我還是喜歡當跟屁蟲,因為這群人是很懂得吃好料的大胃王。
◎為吃而生的西班牙人
我還滿喜歡宅男A老家Soria的特產Torrezno。它有點像帶皮帶肥肉的培根,豬皮炸得爽脆,配啤酒正好。我也很喜歡在他們選的餐廳吃午餐,燉得正好的什錦蔬菜淋上橄欖油、厚實的牛排、帶著蒜香的海魚、軟嫩的小羊排和令人難忘的藍莓乳酪蛋糕。但是,在兩天之內就去了十幾間酒吧未免也太誇張,宅男們一杯又一杯地灌著生啤酒,若只是喝個飲料也就罷了,偏偏他們又要點下酒菜配啤酒。西班牙是豬肉消費大國,下酒小菜以肉偏多,幾道配酒小菜下肚我就飽了。明明再過二十分鐘就要吃午餐,他們也還是要先去酒吧喝酒吃點心培養吃飯氣氛。
某次爬完兩個小時的山,來到村落的酒吧,熱情的村民端來一盤肉和香腸要給我們配酒,盛情難卻之下,只好又加點一杯啤酒。沒想到快要喝完時,酒吧的人又端來一大盤烤肉。喝完兩杯啤酒後又吃了一堆肉,我相信一般人應該覺得很飽才對,但是對於這群西班牙人來說,只要沒有正式坐在餐桌前享用前菜+主菜+甜點的食物,就全部都不算數。從酒吧出來後,本來以為要休息睡個午覺,但他們是要開車出門吃午餐,那時明明都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星期天午後,西班牙人通常都逗留在餐廳,賣烤肉的餐廳人潮洶湧,於是宅男又在餐廳酒吧點了飲料。然而喝完啤酒吃完點心,位子並沒有空出來,侍者說還要再等一個小時,大胃王三人組便決定到旁邊的公園休息等位子,臨走前又點了大號潛艇三明治和飲料帶到公園,說是怕肚子餓著了。
◎西班牙酒吧學問多
酒吧是西班牙人維繫生命之所在。他們在酒吧喝酒、用餐(包括早餐、午餐、晚餐)、跟吧台聊天、和朋友約會。酒吧分成很多種,從傳統的Taberna(日式居酒屋)、介於中間沒那麼傳統也不是很現代的Bar(像日本的スナック)、到最摩登的Pub(提供洋酒、西式調酒等)一應俱全。我最喜歡傳統Taberna酒吧的氣氛,充滿歷史感。有一天我們約好到某家酒吧喝酒,有了上回短時間轉戰不同酒吧的經驗,這回我做好準備,打算拚它三、四個回合!但那次他們一直逗留在同一間酒吧,喝了三回合。原因是這家酒吧的小菜很棒。在傳統酒吧中,通常會隨酒奉上一碟小菜,這家店第一輪送來的小菜是西班牙海鮮飯,上面綴有花枝和蝦子;點了第二杯酒,送來的小菜更棒,是上面配有各式火腿的小吐司。我吃了山豬肉火腿,覺得比一般火腿來得圓潤順口。這兩盤小菜讓我對這家酒吧的餐點產生興趣,在等待第三杯啤酒上來的時候,我開始打量放在吧台上的各式小菜,後來才知道這個行為犯了「上酒吧」的兵家大忌:「千萬不要在啤酒和小菜上來之前,曝露你對某道餐點很有興趣。」當宅男提醒我這句話時已經來不及了,吧台侍者都是察言觀色的專家,結果,隨著第三杯啤酒上來的小菜竟然是一盤綠橄欖!和前兩盤好吃的小菜相差十萬八千里。
後來宅男跟我解釋,小菜是為了讓顧客品嘗這家店做菜手藝,進而吸引他們點大餐的誘餌,因為我中計露了餡,侍者估計我們等一下應該會點餐,所以第三杯啤酒只得到一盤最基本的小菜黑橄欖。原來在西班牙上酒吧也是一門大學問,它牽涉到顧客和酒吧侍者彼此之間的意圖和心理層面的角力,酒吧的大宗營利來自於啤酒的消費,侍者會觀察你是否有續杯及點大餐的潛力並且用小菜當釣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