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趙領隊與張行李員的北海道鐵路之旅
◎「陰天」趙領隊的計畫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和張國立最常使用的就是鐵道旅行,不僅在日本,遠的連在東歐也成。搭火車旅行的好處很多,首先就是輕鬆,人在異地不必眼不離地圖才可以好好欣賞風光。
有一次搭台鐵環島遊台灣之後,突然想到其實也可以試試北海道環島一周呢?北海道面積只不過台灣的兩倍多,基本上分為道北、道央、道南和道東,鐵路都有到達重要城市,再從這些重要城市轉搭其他交通工具出遊,不是不可能,應該會很好玩。
於是,旅行的目標確定,一:搭特色火車,吃鐵路便當。二:火車到不了的地方,就轉搭巴士盡量去到邊陲城市。三:吃遍北海道的海鮮。
安排行程最麻煩的一件事就是查詢火車時刻,還好找到一個網站,只要輸入出發和抵達的地點,就會列出距離、花費時間和票價,還有轉車次數和車站,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一不注意就會忘了要下車轉乘,我就碰過這樣的意外,結果多花了兩個小時耗在車站裡。除此之外,像是SL蒸汽火車或小火車等都是季節或週末限定,前後行程也都要配合,因此,想要一次假期完成環島一圈是可以,但不可能搭到全部的特色列車。
日本消費高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交通費。因為是長距離多次用到JR PASS,也就是北海道鐵道為了吸引外國人而推出的優惠票,有的時候用三天的,有的考量不連續使用而買了彈性四天的,這部分在出發前就必須做好計畫。我記得第一次為了考慮買連續還是買彈性的在櫃台前算半天,計算分別賺多少。售票小姐雖然很有耐心,但是眼神透露出都已經優惠了還在算什麼呢?真的不必計較太多,只要一天搭上超過三個小時的特急列車就一定划算,最重要的是方便。
至於住宿,為了搭車方便,大城市就住在站前,到了鄉下有民宿就住民宿,省錢為第一考量。這部分就見仁見智了,我喜歡住民宿,但還是因為考量交通方便,不得不選擇靠近車站(甚至巴士站)的附近,少了選擇性。而原本很排斥大車站的站前商業旅館,還好選到的都不錯:有的附大浴場,平衡了不能住高級溫泉旅館的遺憾。有的剛裝修完成,房間很新很乾淨,服務人員很親切,都留下了好印象。
於是,在分為三次的鐵道旅行中,我和張國立去了南部日高山脈底端的襟裳岬,最東端根室半島的納沙布岬,最北城市稚內的宗谷岬,西邊呢,很可惜,雖然江差沒去成,倒是去了日本海沿岸的增毛。
自助旅行是非常自我的,如果要互相將就會顯得沒有個性。這次由我主導路線,從哪裡出發到哪裡結束,在哪裡住宿吃什麼便當都由我規畫。張國立計較他算什麼?我想起在台灣環島時,每到有坡或是樓梯時,小姪女總是喊:「喂,副隊長,幫忙一下。」張國立總是很無奈地說:「我今天不是輪到副隊長嗎?為什麼搬行李又歸我了?」很好,就命他當行李員吧!我呢,就是旅行中的便當負責人。
負責買便當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別說全日本了,單是北海道的便當就有上百種,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於是有的便當就是車站限定(又來了),而且為了好好記錄,要分配好不能重複,雖然出發前也做了調查,哪個車站哪條路線哪個必吃,到了當地卻又是另一回事,有的賣完了,有的是出發太早還沒開始賣,而我的個性又貪心,每種都想吃,下不了決心,好幾次多買了只好留到隔日。
就這樣,十二條主要鐵道,不包括地方路線,不包括重複搭乘的就超過三千公里,還有不只二十個鐵路便當,再加上各地風光,人情、美食、文化歷史體驗,成為我對北海道滿滿的回憶,記錄在這本書裡。
還記得最後一次結束行程前我跟張國立說:不要再玩日本了,下次一定要去歐洲。可是,就在把記憶化為文字的此時,我的心又回到那一片土地上,在那時曾狂妄地說:「No more Kani,No more Uni,No more Sashimi。」(意思是吃夠螃蟹、吃夠海膽、吃夠生魚片了。還押韻呢!)而現在,北海道豐富如珠寶盒的海鮮便當卻一再一再地躍出記憶,新鮮而幸福的滋味。
我很想說:請,再,給,我,一碗滿滿的海鮮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