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這個旅程是以歷女的觀點出發。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歷女」?日本人稱熱中鐵道旅行的女子是「鐵子(てつこ)」,源自1本菊池直惠描寫女子鐵道旅程的漫畫書「鉄子の旅」。
除了鐵子之外,冠上「女」這個字涉及樂趣、興趣和社會風潮的日文現代造字,還有所謂的「龍女」(喜歡坂本龍馬的女子)、「腐女子」(以男男唯美戀愛情愫為題材、萌え的女子),以及這2、3年來引起話題的「歷女」。
歴女(れきじょ),簡而言之,就是喜歡歷史的女子。
2009年,「歴女」這個名詞成為了日本流行語大賞的得獎「者」之一,流行語又不是人怎麼頒獎?當然,就是由說出、帶動這句話或是定義風潮的人,來代表領獎。像是「歴女」這個造詞,就由身兼服裝模特兒和女優的渡邊杏來領獎,她是大明星渡邊謙的女兒。
渡邊杏很喜歡看書,尤其是歷史書,尊敬的歷史人物是新選組的永倉新八(關於新選組,一般人大多是喜歡土方歲三、近藤勇或是沖田總司),她特別喜歡戰國和幕末的歷史,閒暇時的樂趣也是參觀和歷史相關的寺廟、名所,是個名副其實的「歷女」。
在日本,很多關於歷史的雜誌上都有杏的文章連載和專訪,儼然成為「歷女」的第一代言藝人。
說到歷女的形成,不能不去聯想到關聯的當然是「帥哥」的演出,不論是NHK大河劇或是民間電視台時代劇,都有日本當紅的人氣帥哥參與演出;如果「天地人」的直江兼續不是由妻夫木聰主演,「龍馬傳」不是福山雅治主演,反而去找些跟本尊很像的演員來詮釋的話,「歷女風潮」可能就很難形成,同樣的,篤姬若不是由宮崎葵和菅野美穗來演出,或許也很難引起共鳴。女性基本上,還是喜歡看漂亮和帥氣臉孔的啊。
至於「歷女」形成的背景,種種跡象都顯示出跟「天地人」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這個名詞是出現在2008年尾,從2009年起,日本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歷女現象」,歷女一詞也就正式定位。
回溯來看,NHK電視台的大河劇為了挽救日漸低迷的收視,選擇大量採用偶像明星演出的策略獲得了回響,讓許多年輕和女性觀眾加入大河劇的收視行列。像是「利家與松」選用唐澤壽明、松嶋菜菜子、竹野內豐、反町隆史,「新選組」選用香取慎吾,2005年的大河劇「義經」更採用了當時才22歲的瀧澤秀明主演,播出後居然真的造成一陣熱潮,瀧澤秀明立刻成為師奶殺手,也讓京都鞍馬寺、比壑山等地成為觀光熱門景點,跟劇中有淵源的地方觀光單位,也紛紛推出了「義經紀行」行程。
之後的「風林火山」則延攬視覺系歌手Gackt,演出戰國武將上衫謙信,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更引起平常不看大河劇的族群的興趣,畢竟Gackt的武士造型真的很有型也很妖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