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的食欲感應器是否正常運作?
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能擁有健康且不發胖的人生。
你是否覺得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不過,我要告訴各位,這種「好事」真的會發生。
話說回來,人只要吃自己想吃的食物,本來就會活得比較健康。
各位不妨觀察一下自然界的生物。
牠們無須減肥,也不需要知道營養學知識,每天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在這種狀態下,牠們不會發胖,而且身體都很健康。
這就是生物與生俱來的特性,人類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想吃的時候,盡情吃自己想吃的食物。
不過,要是人類真的如此生活,一定會罹患代謝症候群,衍生一大堆疾病,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樣的飲食習慣,為什麼只有人類會變得不健康?
這是因為人類的「食欲」感應器在壓力的刺激下變鈍,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在自然狀態下,當身體缺乏某些必需營養素時就會產生「食欲」,讓人想要攝取食物。只要「食欲」感應器正常運作,人自然會想吃身體需要的正確營養素,而當人吃進正確的營養素,就能維持原有的健康身體。
舉例而言,當身體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就會想吃蔬菜與水果;感到缺乏活力時,就會想吃碳水化合物和脂質等較有飽足感的食物。
一旦「食欲」感應器變鈍,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又會產生什麼結果?
假設現在缺乏維他命,卻因為感應器變鈍,身體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身體只知道自己缺乏營養素,於是便持續傳送「我想吃東西」的訊號給大腦。
遇到這種情形時,我們會想滿足自己「吃的欲望」,只好飢不擇食、亂吃一通。最後好不容易吃到維他命,才真正滿足了「食欲」。但也可能產生另一個結果,亦即吃到「再也吃不下去」,飽到撐為止,「食欲」自然就會消解。
長久以往下來,身體就會逐漸衰退,失去健康。更糟的是,我們還得為了減肥拚命忍住食欲……
你發現了嗎?若持續帶著遲鈍的「食欲」感應器生活下去,只會讓自己受苦,毫無益處可言。
這就是「食欲」感應器無法正常運作時產生的後果。
相反的,若能提升「食欲」感應器的敏銳度,擺脫令自己受苦的「食欲」,與那些在大自然生活、展現自我本色的野生動物一樣,只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就能維持健康的身體。
話說回來,怎麼做才能恢復「正確的食欲」?
擁有健康一生的黃金門票就是這麼簡單
在進入正題前,我想稍微介紹一下我從事的工作。
我是日本第一個取得證照的運動員飲食顧問,目前除了指導運動員和一般民眾的飲食內容之外,也是一位鐵人三項運動員,征戰國內外的鐵人三項比賽。
提到運動員飲食,各位會聯想到什麼樣的飲食形態?
以營養輔助品為主,控制各項營養素的特殊飲食?
還是高熱量、高蛋白質的大分量料理?
無論哪一種都讓人覺得「與自己平常吃的食物不太一樣」,這應該是大多數讀者最直接的想法。
在比賽前或處於特殊環境時,有時候確實需要與平時不一樣的食物。
不過,一般情形下不需要特殊飲食。對運動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比賽期間的幾個小時內,充分發揮自己的現有實力。有助於達成這項目標的飲食內容,其實與一般飲食無異。
「運動員飲食」想要宣導的是從「正確食欲」衍生的自然飲食。亦即利用所有人都能輕鬆購買、隨處可見的食材,搭配一般調理方式烹煮出的日常菜色。
恢復「正確食欲」感應器,只攝取身體需要的食物,才能讓運動員展現出最佳表現。
因此,即使不是運動員,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要恢復「正確食欲」感應器,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像運動員一樣擁有健康身體,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實力和能力。
說來奇怪,人並不知道吃什麼才能發揮自己原有的實力,而運動員飲食顧問的工作就是告訴運動員,吃什麼才能發揮他與生俱來的實力。重拾「正確食欲」,只吃自己想吃的食物,這樣的生活形態可以幫助所有人擁有不發胖的健康身體。衷心建議各位從現在開始改變,擁抱美麗人生。
半年前的飲食造就了你現在的大腦、神經與骨骼狀態
容我冒昧問個問題,半年前的你吃了哪些食物?
健康的日本料理?
因為壓力成天喝酒?
每天都忍不住吃甜點?
還是……你忘了?
老實告訴各位,現在的你是由「半年前吃的食物」所建構而成的。
無論是雙手、雙腳、骨骼、神經或大腦,全都是從食物攝取的營養素建構而成的。
如果你現在的身體狀況慢慢變差,原因很可能出在半年前的飲食生活。
大腦細胞也是由食物組成的,如果無法充分發揮腦力,自然不可能想出好點子,也很難展現爆發力。
如果你希望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都能擁有健康身心,度過美好人生,現在就要好好矯正「食欲」感應器,使其恢復正常狀態。
如果你希望未來的人生充滿幸福快樂,請務必恢復「正確食欲」,重新檢視自己該吃的食物以及正確的飲食方法。
我將在本書為各位介紹恢復「正確食欲」的方法。
簡單來說,恢復「正確食欲」的方法就是從事二十分鐘的運動,讓身體出汗、產生飢餓感,接著攝取營養均衡的飲食。我將這個方法稱為「身體大掃除」。
做好「身體大掃除」就能使感應器正常運作,恢復「正確食欲」。如此一來,在漫長的人生裡即可大幅減少「忍耐」的時間。當我們遵守感應器的指令,吃自己想吃的食物,自然就能維持健康。
「什麼?要運動喔,可是我的運動神經很差耶……」
有這種想法的人請先別放棄。
各位請回想一下,過去的你是否曾經為了想要瘦下來、想要更健康而改變飲食習慣,忍著不吃想吃的食物,結果反而造成壓力?
一旦忍著不吃想吃的食物而累積壓力,有一天就會爆發,導致復胖,久而久之便會慢慢忘了要注重飲食。
凡是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瘦身的人,都會將注意力放在控制食欲上,因此很容易產生失敗的結果。
不過,若從「身體大掃除」著手,利用運動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就能改變「食欲」。自然減少想吃垃圾食物或油膩料理等「令自己受苦的食欲」,也就不會想吃危害身體健康的食品。
這就是運動的最大功用。我將在第二章詳細介紹運動的好處,簡而言之,運動可以改變最根本的「食欲」。
我希望各位了解,「食欲」是可以改變的。
就算現在的你沉浸在錯誤的「欲望」、「食欲」之中,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我以親身經驗告訴各位,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就能改變自己,重拾正確的「欲望」。
過去我的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浪費在「減肥」與「忍耐」之中,現在的我完全不需要「忍耐」,因為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能維持健康的身體。建議各位一定要嘗試我推薦的方法。
無須忍著不吃也不會發……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