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學-影響人類科技、創意、經濟,改變世界的新興文化潮流!

  • 作者:傻呼嚕同盟
  • 出版社:平裝本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3/15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60-8
  • 系列:iCON
  • 規格:平裝/256頁/16.5x21.5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社會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御宅族的起源


關於「御宅族」這個名詞的起源,最廣為人接受的,是岡田斗司夫在《御宅學入門》這本書中所說:這是在1982年播出的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製作群所帶起來的流行。在《超時空要塞》電視版第三集中,男主角一条輝稱呼女主角鈴明美時,所用的第二人稱代名詞即為「おたく」(お宅);而女主角也曾用此稱呼男主角。

中文的第二人稱有尊稱「您」或是一般的「你/妳」兩種用法,不過在日文中會根據尊敬的程度分成許多等級,而「おたく」對應於中文,大概是比「你」尊敬一些,但還不到「您」的程度。

《超時空要塞》高品質的製作水準與嶄新的劇情,在科幻圈中引起了極大的迴響,造成許多科幻迷們在日本科幻大會中學著片中的男女主角,互相以「おたく」稱呼,加深了同為科幻愛好者之間的連結感。

1983年,專欄作家中森明夫注意到這種科幻迷與動畫迷(當年這兩個族群有很大的重疊)集結、以「おたく」互稱的現象,在《漫畫ブリッコ》這本雜誌上寫了「御宅族的研究」一系列的文章,是大眾媒體首次以「御宅族」稱呼這個族群,以及描繪這個次文化現象。不過,他筆下的御宅族形象偏向負面,稱這些御宅族為「世紀末群聚在一起的灰暗少年」,引起了讀者的抗議──他在一本有「蘿莉控」(戀女童情結)傾向的漫畫雜誌上批評這些愛好者,被批判也算是自找的──結果就被總編輯大塚英志視為歧視言論,將他掃地出門。雖然經歷過這麼一段風波,畢竟還只是茶壺裡的風暴,並沒有引起主流社會太大的注意。



集結!最強御宅集團的誕生


回溯到1970年後半期,從《宇宙戰艦大和號Yamato》到《機動戰士鋼彈Gundam》一系列作品引爆了科幻動畫的熱潮,讓日本大量的科幻迷與動畫迷合流;許多動畫迷在科幻文化的洗禮下,引發了他們想更深入研究動畫內涵的欲望,這時「御宅族」的名詞還沒有出現,岡田斗司夫將這群已經具備御宅族素質的人稱為「御宅原人」。他們不但探討動畫作品的風格、內涵、製作技術,更身體力行,開始製作動畫。

1981年在大阪舉行的第二十屆日本科幻大會,暱稱「DAICON III」(註釋:第三次在大(日文可發音為DAI)阪舉行的大會(CONvention),DAICON的諧音「大根」為蘿蔔之意),開幕時放映了一部8mm的自製動畫,內容是美少女、蘿蔔外型的宇宙戰艦、外星人、機器人大混戰,以諧謔(parady)的方式引用了許多動畫與科幻名作,令人會心一笑。這部動畫是由岡田斗司夫、武田康廣,以及當時還在大阪藝術大學就讀的山賀博之、赤井孝美、庵野秀明等人合力製作,引起了大轟動;1983年的第二十二屆大會「DAICON IV」又在大阪舉行,他們再接再厲推出續篇,這兩部DAICON開幕動畫也成為御宅史上的傳奇作品,後來日劇版的《電車男》片頭的動畫與配樂,即是向《DAICON IV Opening Animation》致敬之作。

1984年,以這些「前業餘人士」為主體,史上最強御宅集團「GAINAX」公司誕生,推出了《王立宇宙軍》、《勇往直前Gunbuster》、《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等不朽名作,尤其《福音戰士》叫好又叫座,不僅在御宅界成為話題,更撼動了主流文化圈,讓GAINAX名利雙收。

GAINAX的成就,是由一群愛好動漫的御宅族闖入業界,並且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標竿範例。



黑歷史:宮崎殺人事件


1980年代是日本動畫的黃金期,許多歷史大作紛紛推出,整個業界一片欣欣向榮,動漫愛好者也猶如置身於天堂,甚至許多從小看動漫畫長大的御宅族,也開始進入了業界,由消費者變成生產者。然而在1988到1989年間,發生了震驚日本社會的「宮崎殺人事件」,在東京、崎玉縣等地,出現連續四起幼女遭綁架殺害的犯罪事件。嫌犯宮崎勤被逮捕後,在他的住處找出了堆積如山錄影帶、漫畫、雜誌,而且宮崎在犯行期間曾經參加過第35屆的COMIKE(Comic Market,日本最大的同人誌展)還發行了作品,媒體立刻將這個案件與本來形象就不怎麼正面的「御宅族」一詞連結,出現了這樣的論述:「宮崎勤是個御宅族,他犯下了滔天惡行,所以御宅族都可能犯下類似的罪行!」甚至新聞記者在COMIKE現場報導時脫口而出:「大家請看!在這裡有十萬個宮崎勤!」

在宮崎事件後,御宅族的社會形象跌到谷底,從本來的「長不大的怪咖」變成了「強姦殺人犯預備軍」,動漫畫業界也遭到波及。

回顧日本動漫畫的發展,在多方的實驗、嘗試後,有了非常多元化的內容。相較於其他國家多將動漫畫定位在「給小朋友看的普遍級作品」,日本動漫作品在性與暴力的尺度上寬鬆許多,表現的手法也較自由。這種特徵其實是日本御宅文化能夠大放異彩的重要原因,它同時打動了「大人心中還停留在小孩時期的部分」以及「小孩心中已經成為大人的部分」。但是,宮崎事件發生後,這種逾越了一般認定「動漫畫應適合兒童觀賞的尺度」的作品,成為千夫所指,「將小孩、青少年引向犯罪之道的有害作品」,創作尺度因而大幅限縮,ACG作品同時在市場以及創作兩端遭受重創。

諷刺的是,80年代末期,正是大師宮崎駿推出《天空之城》、《龍貓》、《魔女之宅急便》等一連串名作的顛峰時期,一般觀眾也開始認知:「啊!也有這麼精緻、好看的動畫!」而逐漸能接受御宅文化,原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正面形象,卻因為宮崎勤的罪行而付諸流水,真是「成也宮崎,敗也宮崎」啊!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