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從三軒茶屋到銀座之路
所以住在銀座就是比住在三軒茶屋來得高級嗎?我覺得倒不一定,但在這個城市生活,的確有不少人會用居住的區域來評斷你。
「喔~你住在三軒茶屋啊!那邊好方便,又離渋谷好近,不少年輕人喜歡住那邊呢!」
「哇!住在銀座,晚上有好多很棒的bar可以去小酌一杯呢!」
活動區域代表生活方式的改變。
偶爾在東京會聽到「十幾歲時渋谷出道」、「三十幾歲就該從銀座出道了」的說法。在很會幫廣告下標語,還有在媒體創造新名詞、新人種的日本社會中,人們很常就在腦子中植入那樣的價值觀。有時候看到日本雜誌封面下的標,都會覺得媒體好像在立下「東京生存遊戲規則」一樣:「三十歲就該拿三十歲的包」、「名片的質感代表你這個人的價值」、「四十歲後就該靠著最先端美容決勝負」。老實說,每次看到都會覺得這樣的價值觀太過物質主義,但同時又反映出了這城市的主流遊戲規則,就像電玩中的打怪遊戲一樣。
征服惠比壽,下一關就是銀座了,三十歲之後就該踩上Manolo Blahnik,當完成了這些任務,代表你進入了「東京人生勝利組」族群,當你想要打進城市的主流,就算不喜歡遊戲規則也不得不玩。若決心不參賽,那就做個非主流的人吧!
隱形的牆
女主角綾離婚後,港區的友人要幫她介紹男友的那一段,讓我印象好深刻。
「我們港區的人是不會跟港區以外的人結婚的!」
「青蛙還以為自己跟公主一樣,但是公主可以去舞會,青蛙只能在田裡面呱呱叫。」
其實也不是只有在東京才有這樣越不過的牆,某些時候,你的家族社會地位其實早就默默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種。在東京人的眼裡,即使綾是知名品牌經理,過著有餘裕的生活,終究是「來自秋田的鄉下女孩」,但即使在秋田的同鄉人的眼裡,她卻已經變成了閃閃發亮的東京人。
故事中灰姑娘可以踩上玻璃鞋,麻雀變鳳凰,但事實是在踩上玻璃鞋前,妳必須擁有一雙經過定期除毛、常去SPA按摩的美腿,然後還要有來自上流社會Party的邀約,並且擁有從小就在上流社會打轉,耳濡目染習得的社交禮儀,才襯得上那雙鞋。
外貌與工作最後還是敗給了家世背景。
看到這邊覺得編劇好殘忍、超腹黑,但是又覺得太貼近真實了。
至於結局我覺得安排得很好,除了女主角穿皮草牽狗散步的浮誇打扮實在無法讓人不聯想到卡通《一○一忠狗》那個巫婆外,我喜歡那個讓人意外、不用正義使者觀點撻伐批判主角價值觀的句點。
「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妳自己現在也還不知道吧!遊戲雖然很危險,但是又讓人沉迷在其中無法自拔呢!」
《東京女子圖鑑》是一部很精采深刻的日劇,能在劇中一次窺見東京生活中多種價值觀,並且看完後會想重新審視住在這城市中的自己的心。偶爾走在銀座或是丸之內的街道上,我會對著櫥窗中美麗的服飾還有包包讚嘆,也會忍不住想多看那些妝容精緻、指甲閃閃發亮的美女們一眼,但仔細想想那終究不屬於我對自己人生的角色設定。東京這座大城市有著各色各樣的人們,也許很容易讓人迷失,但同樣地也有更多機會可以看清自己的定位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