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自序〕在寫的同時,理解了這個世界
我曾經弄不清楚「寫作」對我的真正意義,就像我也曾弄不清楚「戀愛」對我的真正意義。很幸運的是,在這一兩年間,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把這兩件事情都弄清楚了。
在決定寫《台北戀愛圖鑑》的時候,我並不確定它會變成一本怎樣的書。
所以大家往後翻可以看見,我用了各種不同的敘述手法。
在某些章節裡,我著重分析「現象」;在另一些章節裡,我從人物出發去探討「心境」。
《台北戀愛圖鑑》裡,有許多我朋友的故事、我認識的人的故事,也有我自己的故事。
透過這樣的書寫過程,我發覺自己更好的與這些人同情共感,當然有些事情年代久遠,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已經不得而知,我僅能以藝術角度改動去完善角色的心態。
但即便是如此,我也仍舊感激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靜下心來,在打下每一個字的時候,細細品味這些人們的情感糾葛。
《台北戀愛圖鑑》像一本日記,一本台北年輕人的日記,有著這城市的年輕人們或平淡無奇、或淚眼婆娑、或尖酸刻薄、或暗自歡喜的生活體驗。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對不能理解的、難以共鳴的、無法苟同的人事物,抱持著困惑而又自我防備的心態,我們會批判、會嘲笑、會謾罵,可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理解。
也許,我們永遠沒法透徹地理解別人,因為就連理解自己都是一個漫長而需要一生的事情。
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嘗試。在嘗試理解別人的過程中,我們變得溫柔、變得包容、變得寬和,視野也變得開闊。
我們都只能活一遍。
然而,在我嘗試理解不同人的心情、體會不同人的故事之時,我的生命就發生了變化──我不僅能活一遍自己的人生,也能活個二分之一遍、零點三五遍別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