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自序
作者序這部分很有趣,明明是有關作者的內容,卻是在整本書完成的最後才寫,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真正地感受到,老天啊!我竟然完成一本書,人生角色除了女兒、老婆、媽媽外,還可以放上一個作者的稱謂了,雖然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稱自己是作家,但看著那幾萬字的稿,還是為自己拚了命的撰寫驕傲一下(笑)。
二○一九那一年,除了每天按照慣例敲敲鍵盤,把所有想說的文字放上粉專,從後台的信箱發現皇冠的總編輯詢問是否有興趣寫書,曾經有作家夢的我,沒有一絲的考慮,直接答應,比當初要步入禮堂宣誓的那句「I Do」還要乾脆俐落。
答應是答應了,但接下來整整一、兩個月的時間,都在消化自我懷疑的情緒,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無法勝任,總覺得不是專業出身的,要來寫書會不會笑破人家的內褲(?)
自我拉扯的同時,我意識到也許是身為女人天生的原罪,在小時候能開始為自己做看似無聊的決定時,家裡長輩總是潑我一桶又一桶的冷水,在他們的認知裡,女性還是別讀太多書了,早早去工廠幹活減輕家計才重要,就連參加學校的才藝競賽,大人也是說一句我絕對沒辦法,想勸退我,別浪費時間在那些無意義的小事上。或許是這些不認同打壓,才會即使是總編親自邀約,我還是無法在第一時間肯定自己,但這就是真實人生不是嗎?常常都是我們以為我們不行,但其實不過是自己跨不過去那個檻而已。
當時要寫這本書時,因為是寫著自己的過去經歷,有好幾次寫到一半時,我無法繼續,以為早已強壯的心瓦解了好幾次,那一刻才懂,有些過去事放在心裡永不再提,不是真的過去,而是害怕好不容易整理好的思緒,會因再度被觸碰到,而慌張得不知所措。隨著這本書的文字增加,我在那段時間也被自己的情緒弄得起伏措手不及好幾次,然後再度去面對與修復。
當初受到邀約時,是希望我能寫勵志書籍,我自己也以為我能療癒他人的心,抑或是振奮低迷的青春孩子們,隨著書本的完成,我這才意識到,這些文字的產生說到底是療癒我自己,幫助我能再次地面對那些黑暗面與每一段時期的創傷。
我不期望這本書能左右他人的人生,只不過就是我個人的人生經歷,也沒奢望讀者認同每一個觀點,只期許我寫的這些文字與個人經驗,能與讀者們的個人觀點碰撞出新火花,對我來說唯有新的火花出現,這本書的存在才能真正地有意義。
在一大片書海裡,如果你翻開了這本書,真的很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願意在這快資訊時代,停留下來翻翻我的書,那既然你都翻開了,這就是天注定,為你挑選的新書,有沒有看到旁邊的結帳櫃檯,還不趕快手刀去結帳。(喂!有人說可以這樣逼人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