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社會上的官司越來越多,名人告媒體更是屢見不鮮。
身為公眾人物的我,感同身受,也希望新聞報導能夠更加客觀確實。
尤其是記者筆下的辛辣報導,報紙上引人注目的標題,
這些被視為茶餘飯後的故事,實際上都深深影響到當事者的生活。
別說是一個人的婚姻或愛情了,就算只是一個人的個性思想或行為,
怎麼可以用短短幾個形容詞,或是用誇張的標題來下定論呢?
捏造出來的故事變成大眾的話題,當事者除了被問得一頭霧水之外,
最後還得出面『澄清』或『否認』。
想想,原本就沒有的事無端端硬生生被報導成事實,
已經夠委屈的當事者還必須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以前我總認為,不隨之起舞便能停止流言。
但是沉默往往會讓捏造的故事變得更誇張。
就像前陣子許效舜的妻子被媒體報導死亡的消息,最後許效舜的婚姻以離婚收場,
而許效舜本人還要召開記者會澄清。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特別有感觸,
由於自己也曾是新聞事件中的人物,
所以我知道新聞主播的一個眼神,
新聞報導中的一個用詞,
對當事者都將構成某個程度上的傷害,
因此在播報台上的我逐漸出現障礙,
從此更叮嚀自己要謹言慎行。
或許短時間之內,媒體的現象不會被改變,
但讀者和觀眾對於所聽所聞卻可以有所保留或適時提出質疑。
新聞標題自己下吧,別讓媒體主宰了我們對人性和社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