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給後進者的兩堂課
我曾經是個學徒,也曾是教育徒弟的老師。
每個人都是從學習者的身分出發,一路往前摸索而成長。
我有什麼擇徒標準,又是如何教育新進者?
從徒弟到大師,有沒有捷徑?答案,其實很簡單。
在今年(二○○八年)年初,日本傳來彩妝界的巨人植村秀,因肺炎而離世,享年七十九歲。他身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彩妝師,傳奇的一生帶給許多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相當多的啟發及鼓舞:他是彩妝師自創品牌的最佳代表,也證明了只要你有能力,亞洲的彩妝師也能衝破地域的限制,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巨星的殞落,當然也帶給我們省思。縱觀他的一生,曾在片場打工,擔任化妝師助手,其後不斷累積實務經驗,終於在二十多年後,自創化妝品牌shu uemura植村秀。當時還是助手的他,想必周圍的人都沒料想到,日後他竟能寫出彩妝界全新的一頁。從助理到彩妝師,這一路走來,植村秀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我的答案,可能會讓人失望,成功並沒有秘密,同樣的,也沒有捷徑。我想,這就是植村秀生平,帶給我們最好的啟示之一。
在成為專業人員之前,每個人都需要歷經一段養成過程,化妝師與彩妝師也不例外。想要成為化妝師與造型師,你可以進入專業的相關學苑接受訓練,也可以找一位你認同的『師傅』,從徒弟做起,在實務中累積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素養。
以我個人的經驗,我相信實務經驗的累積,對於彩妝師與造型師來說,是極度必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就像要成為一位醫術精湛的名醫,除了要在醫學院中接受相關的專業教育外,臨床經驗更是不可少,越多相關經驗的累積,越能厚實你判斷各種徵狀與選擇治療方式的能力。
我曾經是學生,也收過徒弟當老師。直到目前為止,我帶在身邊一起工作的徒弟,訓練的時間約二到三年,共有三位。這個數字對一些人來說,或許太少了,但我必須坦承,不是我不喜歡收徒弟,而是我自認,我最擅長的並非基礎教學;同時,我在選擇徒弟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標準。
我選擇徒弟首重人品,以及他的EQ與耐力是否足夠,因為這是一門太需要耐力、毅力與抗壓性的行業。我相信,技術與品味是可以透過不斷努力,某天水到渠成就能達到一定的程度,而一個人的品格與心地,則很難透過後天教育來調整,在這個行業中,它的重要性更在於,品格與性格會影響你選擇怎麼走這條路,以及你想怎麼成就自己。
以爭取工作機會為例,在這個行業,你或許可以挾『鄭健國的親傳弟子』之名,多獲得一些機會,但你不會濫用它,因為你知道,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一如我在工作時,經常跟他們分享的觀念之一。我也不認同以公關的手法去獲得工作機會,目的性的去和唱片及廣告公司的人培養交情、玩樂,雖然這都這個行業常見的景象。但最常發生的結果是,你的工作因為這樣而來,也會因為這樣而失去。『人』放在一個工作中,通常都是最大的變動因素,我相信不只是存在我們這個行業裡,如果只依賴在這端,那無疑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了。
所以在我教導徒弟的第一堂課程,就是分享觀念『力氣要用對地方』:你要先把自己準備好,以迎接各種挑戰,當你準備好了,就不會錯過任何機會,相對的,因為不錯過、所以機會也將夠多,而不需要汲汲營營的『製造』機會。當你把力氣放錯地方、焦點錯誤時,只會壓縮了你充實自己專業能力的時間與空間。
對我而言,『徒弟』比較像一個稱謂,因為在基本單位上,我們都是『人』,徒弟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我從不會因技術上的不足與表現不佳而生氣,下一次的進步才是我的重點,因為技術是可以磨練的。我更重視的是態度,當你具有專業的意識與敬業態度時,你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也因此,我希望我的徒弟之所以選擇我當老師,是因為他認同我的專業能力與理念,而非別人加諸我身上的光環;同樣的,我也希望我所選擇的徒弟,在價值觀上不會與我產生太大的落差,這種認同應該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