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于美人的由來
你應該聽過「喪家之犬」這個成語吧?這句成語的典故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這句成語奠定了孔子成為「自嘲界大老」的歷史定位。
話說,孔子在鄭國與弟子們走散,獨自一人在東門外閒晃。子貢到處找不到老師,於是有位路人甲告訴子貢:「東門外有一位看起來很像『喪家之犬』的人,他會不會是你的老師啊?」後來子貢把路人甲講的話轉述給孔子聽,孔子這時就像搞笑演員一樣地說:「沒錯!我真的很像是『喪家之犬』!」
雖然孔子並不是自稱為「喪家之犬」,但是路人甲說他像「喪家之犬」時,他卻沒有否認。這代表孔子的確是自嘲界大老、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自嘲先師」。
為何孔子願意如此大方地承認自己像「喪家之犬」呢?後代史學家認為那是因為孔子有自知之明,那陣子孔子到處碰壁,生活並不太順遂,所以才會如此自嘲。
對我而言,我覺得孔子不但有自知之明,他也很有自信,因為沒有自信心的人是絕對說不出自嘲式笑話的。
很多人都說「自嘲」是最高等級的幽默,因為拿別人開玩笑,難保別人不會來個大翻臉,但是如果開自己玩笑,那就真的很好笑、而且沒有後遺症。不過開自己玩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沒有自信、胸襟不夠開闊時,自己也會跟自己翻臉的!
我必須跟各位坦承在我二十歲之前幾乎從來沒有自嘲過,我只會故作沉默或是反唇相稽。我從小臉就大,而且經常被同學取笑,一些男同學喜歡把我的大臉戲稱為「臉盆、盤子、鍋子」,而我同樣也是用「鍋、碗、瓢、盆」等廚房常見物予以反擊,所以大家吵起架來總是鍋盆齊飛的大陣仗。
當時我想為何不直接承認我的臉很大呢?為何不乾脆地用「大家好!我是小叮噹」來當開場白呢?想歸想,我還不具備那個勇氣。直到考上了東吳大學之後,我開始建立自信心,所以稍微學會了自嘲。成為南陽街老師之後,我才真正頓悟,開始習慣起自嘲,而且還用自嘲來當我的上課開場白。我在南陽街上課最常用的開場白就是「難道美麗也是一種錯誤。」這就是自嘲,而且這種看似平凡的笑話,總是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同時哈哈大笑!
進了綠色和平電台擔任廣播節目主持人之後,我更是把自嘲的本事發揮到極限,而且「于美人」這三個字,就是聽眾朋友為了肯定我的自嘲而送給我的禮物。
我的本名叫做于耘捷,于美人則是我的藝名。我想很多人都以為「于美人」是我往臉上貼金、自己刻意取的藝名,也有人以為「于美人」是「虞美人」的諧音。其實兩者都不是,「于美人」是來自於一則自嘲的笑話。
我在主持廣播節目的時候,有很多聽眾朋友對我的長相感到好奇,大家都很想知道我的廬山真面目,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寄相片給聽眾朋友參考,只好自嘲地說:「你們想知道我的長相嗎?請拿出鍾楚紅、關芝琳、王祖賢、張曼玉的相片,然後把她們的相片拼湊在一起,這就是答案了!」
這四位女明星各具擅場,要如何拼湊在一起呢?她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美人,所以無計可施的聽眾朋友就送給我一個藝名「于美人」來回饋我這則自嘲笑話,我也欣然收下聽眾朋友們的禮物,從此就用「于美人」來當藝名。
我曾經看過一個研究報告,專家說懂得自嘲的男人對於女人的性吸引力最大,報告也同時指出當今演藝圈的「自嘲界大老」是英國演員休葛蘭。我覺得男人會自嘲的確很有魅力,但是懂得自嘲的女人其實也很可愛!有很多女人都非常擅於自嘲,像蕭芳芳小姐在某年金馬獎的得獎致詞就是一個經典的自嘲範例。當時她的披肩不小心掉了下來,她自嘲地說:「女人嘛,過了四十之後,什麼東西都總往下掉!」我覺得這句話最高竿之處就是她那時因為「女人四十」這部電影而得到金馬獎影后,自嘲話語中還包含置入性行銷,堪稱高明。
至於外國女人的經典自嘲,我則推薦我的偶像歐普拉。她在某一集節目中為了跟觀眾朋友分享她的減肥成功經驗,所以就拖著一塊跟她減下的體重一樣大的牛油走進攝影棚,這種配合道具運用的自嘲真的是高人所為啊!
歐普拉那段經典自嘲啟發了我,我也開始減肥,而且還是非常認真地減肥,我就像嚐百草的神農氏一樣,試驗了各式各樣的減肥秘方,那兩年我也被媒體封為「減肥教主」。我也曾經想仿效歐普拉,拖著跟我減下的體重一般大的東西走進攝影棚、上演一段轟動的自嘲秀,可惜我原本就不是很胖,減掉的肥肉也不能拎著走,頂多只能設計成新東陽肉乾之類的伴手禮,效果就沒有像歐普拉那麼明顯了!
根據我個人觀察的結果,現在的年輕人很懂得自嘲之道,所以坊間有數不清的宅男書,上面總有一些年輕人竭盡所能發揮自嘲本事的事蹟,無論是求愛被拒、被發好人卡、或者是被羊肉爐燙到,都算是不錯的自嘲佳作。
身為女人,我們比較能夠獲得共鳴的自嘲笑點,大概還是不脫年齡與身材。所以我每次錄製與女性穿衣服有關的節目單元,喜歡請一些身材健美的女明星來做示範,而且我還會先發制人地拿我的胸部來自嘲。
我有時會自問自答:「如果我穿內衣不墊『餅乾』」的話,要如何分辨出我身材的前後?」然後在大家還沒回過神時,我就搶先公佈答案:「因為我有肚臍眼!」後來我又把這句自嘲改成濃縮版:「人家我也算是ㄉ一奶!」不過這可不是D奶,而是滴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