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問自己是不是有錢人
成功的計畫從冷靜分析自己所處的位置開始,你知道嗎?有些人即使現在沒有很多錢也是個有錢人;而有些人雖然有很多錢,但是不能稱作有錢人。
30歲擁有1億的人和60歲擁有5億的人誰更富有?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富有還是貧窮呢?
通常,我們在對個人做財務規劃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我的支出消費合不合適?』『我這個年齡有這些資產處於什麼水準?』人們都想和別人進行比較,但只知道資產和消費的規模是不可能進行絕對性的比較。不過這種比較並非毫無意義,只要準確把握自己的位置之後,就能知道應該怎樣改正。
『年齡法則』給金博士一個暗示:即使年薪相對較高,但總收入並不是現在都能夠隨便花的。只有?未來儲蓄更多的錢,在退休後才能繼續過高於平均水平的生活。也就是說,金博士開始積蓄時間較晚,在作長期計畫時,必須制定更高的儲蓄總額。
40─40─40是指?
『40─40─40』是指一年40周、每周工作40小時、工作40年。最近也有人認?要工作比這更長的時間。實際上,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的需求也在變化,?了保持消費水準,就必須要做更多的事情。
事情多並不是問題所在,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多的事情真的都是?了自己在做嗎??了讓自己的努力和時間變成自己的東西,就有必要跳出一個固定框架。這個固定框架是什麼呢?
根據一份資料顯示,工作一年所賺的錢裡,從1月1日到4月2日變成了國家稅金和其他公共課稅。我們把這一天稱作『納稅解放日』,納稅解放日越往後,自己勞動所得中的扣稅部分就越多。
下面來看看負債。韓國家庭總負債約是4百兆韓圓。4百兆按照10%的利息來算,每年要支付4兆代出利息。據調查,現在平均每個家庭的負債約?2千7百萬韓圓。從這裡可以知道,韓國勞動者的負債比收入高,而且還要支付270萬韓圓左右的利息。這就意味著我們一年所賺的收入有一個月是用來還利息的。這樣一來,到5月2日?止賺的錢不屬於自己。
像這樣,負債、納稅等問題成了我們當上有錢人的巨大絆腳石。但這裡還是有辦法成?有錢人的。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如果能明智的管理負債和稅金,就可以成?有錢人。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做好準備,把40─40─40變成自己的收入、自己的時間吧!
做計畫時目光要長遠
大家休假歸來都有過嚴重的『假期後遺症』吧,有時旅行前興味盎然,但是旅行後卻越來越累;但也有的剛開始有點困難,後來卻越來越覺得幸福。如果有這兩種休假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一年一次的休假,如果要去像夏威夷這種大家嚮往的地方旅行,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做計畫、聊天交流,這無疑是生活中巨大的活力來源。既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如果要玩得更盡興一點,一定要制定更詳細的計畫。
時間都花在哪兒了?
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做生涯規劃的時間,還不到?休假做計畫時間的十分之一。其實,放棄人生本身而去做具體計畫分明是一件不恰當的事情。這是因?不從現實的角度想問題是非常不容易的。舉例來說,如果現在手邊有1億韓圓,就會具體的去想應該怎樣利用、使用它,因?這個問題非常迫切。
但是,如果想按照自己的願望改變現實、改善現狀的話,只解決當前的問題是不夠的。有人說過,對雖不緊急但最重要的事情進行更多的投資才是成功的鑰匙。雖然現在面臨的問題非常緊急,但是如果把所有精力投入在這件事上的話,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並不可取。至少把3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雖不急但很重要的事情上去,這樣的『理時』觀念很重要。
每月各項活動時間 有錢人 非有錢人
對今後投資做研究和計畫 10小時 5.5小時
現有投資資產的管理 8.1小時 4.2小時
體力鍛鍊、運動 16.3小時 16.7小時
(參照《隔壁的百萬富翁》)
對未來沒有具體規劃的人生,結果都不是那麼好。要有意識的在消費計畫上不花費很多時間,而在賺錢方面要投入大量時間,一旦養成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投資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