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富人更愛惜小錢的理由
A先生是個努力賺錢,謹慎投資,白手起家的人,筆者有幸與他共進午餐,和這位有錢老闆一起去了一家名副其實的豪華餐廳,然而在那種地方卻發生了一件多少有點荒唐的事情。兩人愉快地用完餐後,正要結帳的A先生突然拿出從網路上列印下來的10%折價券,六十出頭的有錢老闆把用A4紙張列印的折價券交給櫃台,如同街坊大嬸一樣要求打折。之後當我們打開門出了餐廳,A先生還為了能省下不到三百五十元的錢而沾沾自喜。
「擁有年營業額數十億元企業的大老闆,這樣子不會太小家子氣了嗎?」「連那點錢都想省的人,請我吃這頓中飯花好幾千元,會不會感到心疼啊?」,瞬間我的腦海裡浮現諸如此類的想法。
A先生解釋了自己為何要節省小錢的理由。自己雖然賺了很多錢,比別人、也比過去有能力吃如此昂貴的中餐,這些都是事實。但若是因為生活變得富裕,就對小錢嗤之以鼻,忘了勤儉持家的習慣,那麼過去以血汗堆積而成的財富,轉瞬間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就算到比過去昂貴的餐廳用餐,他也會尋思省錢的方法,即使是一百元也要省下來。
賺了大錢之後,是否連微不足道的地鐵車錢也可以不屑一顧呢?並非如此!不只是在致富的過程中,甚至是成了富人以後,也必須節省小錢。那麼,富有後還必須節省小錢的理由何在呢?答案就是為了妥當維持個人財富之故。A先生以節省小錢作為自我節制之方法,才能守住既有的財富。
事實上,人們在富有之後,很容易便放鬆自己。然而,在放鬆自己的同時,錢也一點一滴地流失。而唯有以誠心誠意、克勤克儉所積存的零碎小錢,才能擔當起阻止財富流失的角色。所以許多有錢人不只在致富過程中節省度日,甚至在成了富人之後,也仍維持勤儉生活。
許多白手起家的富人大多都很吝嗇,就算擁有數十億的身家財產,也會想辦法節省十元、一百元。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如今已去世多年的前現代集團名譽總裁鄭周永。他只靠一套春秋服便撐過一年,就算冬季裡天寒地凍,也只在裡面多加件內衣保暖罷了。登山褲也不斷以縫紉機縫補穿上,到最後簡直就和收破爛穿的補丁褲沒兩樣。鞋子也是破了就上補釘繼續穿,聽說他一雙鞋可以釘釘補補穿上三十年。
難道省個幾十元、幾百元,就能讓富人的財產三級跳嗎?對於財產超過數百億的人來說,一套西裝的價錢根本算不上什麼。他們只是想藉此不忘克勤克儉的力量罷了。因為他們深知,唯有努力賺錢,節儉生活,才能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創業守成。
人總是飽暖思淫慾,站著想坐,坐著想躺,躺著想睡,這就是人心。同樣地,錢多了,花錢的地方也跟著多了;花得越多,人也變得越奢侈,於是不在乎小錢的浪費習性就此萌芽。
小錢的存在,則能抑制致富後所出現的消費欲望,也就是說,小錢成了守護富人金庫的最佳警衛。由此來看,再也沒有比小錢對人生更有幫助、又忠誠無比的存在了。因為當人沒錢時,小錢會幫助人賺錢;當人賺了錢後,小錢又會負起守衛財富的責任。然而小錢的忠誠之心,卻不是靠人為的培養而來,而是需要個人自我節省、節制、節儉,小錢才會給予忠誠的回報。
小時候曾聽父母說起蝦醬叔叔的故事。有個從鄉下到都市來的貧窮農民,他一直以來都只以蝦醬佐飯,省吃儉用,努力工作賺錢。如此勤儉度日之下,他從鄉下到都市來沒幾年,就買了土地和房屋。隨著土地的大幅增值,農夫也因此賺了大錢。
於是,不知從何時起,他的飯桌上開始出現豐盛的菜餚。從此以後,他只要看到蝦醬,就覺得如今總算苦盡甘來,該好好享受「花錢的樂趣」,算是對自己過去在鄉下窮困潦倒生活的一種補償。錢一旦開始流失,總有一天會見底,因此在不久之後,這個人又回到過去捉襟見肘的生活處境。
如果他在賺了大錢之後,偶爾也以蝦醬佐飯,回想一下過去的貧窮生活,情況又會如何呢?以蝦醬佐飯所能節省下來的錢數雖小,但蝦醬卻能喚醒生活散漫的他,想起過去窮困時期的節儉精神。所以,即使在一個人致富之後,也不能漠視小錢的道理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