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投資股票比創業簡單多了
有位大老闆形容投資一家大企業,就好像把車開上了高速公路,好處是可以享受飆速的快感,但問題是萬一找不到交流道,想要下高速公路就難了。
的確,許多創業者應該也有這樣的經驗,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當初創業時的優勢已漸漸流失,想要退場卻面臨騎虎難下的窘境。這時,如果你不是一個既要出錢又要出力的經營者,而只是一個單純出資的投資人,問題應該會簡單一些。當然,如果你只是買了股票,投資的錢可以隨時拿回來,那問題就更簡單了。什麼意思?這就是股票,只要花一些錢,買進公司發行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一旦不想投資了,賣出股票,拿回現金,資金不會被卡在公司裡面出不來。
投資股票時,想像自己就是老闆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先生形容,經營者與投資者就像是火腿蛋,投資者負責蛋的部分(蛋再下就有了),經營者卻必須負責火腿(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萬一火腿蛋做失敗了,經營者受創的程度比投資者大。什麼是股票呢?許多人都買賣過股票,但往往只是把自己當成一位「交易者」,買賣股票關心的只是股價的漲跌。其實,只要換個想法,把自己當成是一位「投資者」,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投資。
我認識的幾位明星基金經理人,擁有傲人的投資績效,問他們怎樣才能創造優異的成績,常會得到相同的答案:「不要只是買股票,要想像自己就是公司的老闆!」
投資股票和創業,哪一個成功率高?
咦?有沒有發現?出資創業與出錢買股票,看起來不同的兩件事,事實上,卻非常相似。買股票雖然只能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但相對的,只要花小小的錢就可以投資;單純買股票雖然無法擁有公司的經營權,卻可以享受公司經營的成果;重點是,只要情勢不對,馬上可以賣出股票,隨時都找到下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而且我發現,有的人可以是很棒的投資者,卻不是一個好的經營者。成功的經營者,除了靠天時地利人和,還必須有當老闆的人格特質,而有些特質往往是與生俱來的!(雖然有人笑稱,一個成功的老闆不過就只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因為不管三七二十一,老闆說要就是馬上要,三歲小孩也是。)
透過股票投資企業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我們的投資視野極大化。因為如果自行創業,你會考慮到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有沒有足夠的人脈可以幫助你?但最後往往發現,身邊可以一起喝酒吃肉的朋友的確有很多,但卻找不到幾個會釀酒或養豬的朋友。
不過,一旦透過股票那就不同了,你可以投資任何你看好的產業,找出你認為最有領袖特質的經營者,找出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即使自己缺乏經營這個行業的經驗,但只要透過買股票的動作,將資金的選票投給最有勝算的公司,一家、兩家、三家……你的投資事業就成形了,而且這些絕對都是自己最認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