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愛情中的理所當然
在談戀愛的時候,如果對方約會遲到,是不是讓你感到氣急敗壞?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沒有第一時間看出來並且安慰你,
或者,他把整個周末的時間都給了朋友,沒有和你一同出席同學會,都讓你感到憤憤不平?
在愛情中,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遷怒身邊最親近的人,總覺得:「你就是我最親密的人啊!
你應該了解我的呀!你不是外人耶,你應該要多體諒我、幫幫我,替我著想的!」
親愛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應該」要為誰做什麼的。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對方事事都順著你的心意去做,那麼你的感受是什麼呢?你會覺得感動快樂,還是理所當然呢?
我們對於伴侶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期待,我們從這些絕無僅有的特殊待遇中,感到自己受重視、快樂、有安全感。
但是,我們並不是為了這些「特殊待遇」才愛上那個人的,對不對?
我們愛,就只是因為單純地愛著對方而已。
在一段愛戀關係穩定下來後,隨著相處日子久了,情人們往往會開始認為:「我們是一家人,是Family啊!你『應該』要知道我在想什麼,你『應該』如何如何……」
要知道,在一段夫妻或情侶的關係中,即使兩人再親密,仍然是各自獨立的「個體」。
因此,請不要把夫妻或情侶之間的互動關係,解讀成像「家人」一樣。因為一旦你在心態上認為是家人關係,
那麼就會自然地表現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
有一次,我在餐廳聽到鄰座一對情侶的對話。女生對著男生劈頭就是一句:「你真的很賤耶!」讓我頓時覺得傻眼。
或許有些人會說:「就很習慣了呀!每天都看得到他(她),幹嘛沒事還要保持禮貌,不是太見外了嗎?!」
再看看另一桌的夫妻檔,兩人安靜的用餐、各自講著手機,直到結帳離去,幾乎不發一語。
這個情況也讓我不禁感慨。
情侶之間是藉由相互吸引、甜蜜相戀,進而發展為一段穩定的夫妻關係。
試想:當初如果沒有這份「甜蜜的愛」,又怎麼會決定結合、共組家庭呢?而現在結為夫妻了,反而不再甜蜜相隨、多情相伴,豈不是矛盾嗎?!
在這個標榜自我價值、強調個人的時代,許多人希望能在愛情或婚姻中保有更多的自我,因此,當一段感情進入到穩定期之後,彼此學習「獨立」與「尊重」是很重要的。
但是,戀愛中的情侶、婚姻裡的夫妻仍然必需維持同心、同調,就像跳探戈一樣:有時我進一步、有時你退一步,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否則,如果一方的腳步亂了,結果兩個人都摔跤,最後可是兩敗俱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