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母愛
才不過幾個小時前,我剛離開大教堂,內心有個預感,覺得今晚會畢生難忘。我瞧了一眼對面的心靈導師,「畢生難忘」恐怕還是最輕描淡寫的說法。
「普拉凡,你能不能多說一點和加爾各答聖人德蕾莎修女見面的事?」
「好啊。」他說。「她那時候正穿過一群跟她穿一樣白色棉紗麗的人。我趕緊跑過去,又吼又叫地跑到她面前,她伸出手,捂住了我的嘴,堅定地懇求我『別說了,動手去做。』我忘不了,那就像──」
「今天晚上就是德蕾莎修女把我帶到你這條街上來的。」我打斷他,壓抑不住激動之情,「剛剛我才到聖史帝文大教堂,去向德蕾莎修女致敬,離開時還許下心願要多做一點事,結果下一站,我就到了你美麗的布店。」
普拉凡靜下來,熱切地凝視我的眼睛,大膽地說:「我們的路注定要交會,我們注定要認識,你到我的店裡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看著新朋友的眼睛,想起了我的母親,是她最先向我示範真善之道的,雖然我很確定她沒聽過這個字彙,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凱文,」她會抬起我的下巴說:「你這輩子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每一個值得的夢想你都可以實現,你這輩子一定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
我回味童年,母親的話言猶在耳。她和癌症病魔纏鬥了快一年,最終平靜祥和地認輸了。
我的家人、我本身,還有那些真正了解她的人,在我們這些人心中,她永遠是一位堅苦卓絕、勇氣十足的女人。
她才十九歲就成了單親媽媽,撫養兩個孩子,捨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照顧我和弟弟。
她靠自學、職訓、純然的決心,成為濫用物質輔導師,而她不過是一個中學輟學生。她同事的辦公室牆上都掛著碩士文憑。
她也是戒酒成功的酒鬼,後來也輔導安撫有酒癮的人,幫助他們擊敗她再熟不過的魔鬼。她面對過的挑戰教會她如何了解別人,體諒他們的奮鬥與失望,而她也從中學到了同情與鼓勵的價值──也就是「真善」的基本元素。
葬禮那天,一名高大英俊、有剽悍之氣的男士走向我,他淚眼迷離,跟我說我母親改變了他,甚至拯救了他的人生。他回溯生命最低潮的那段時期,他跌到了谷底,不確定還能不能爬上來。說著說著,他的眼淚流了下來,他告訴我,在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時候,我母親仍然相信他。
「沒有令堂,」他哭著說,「我就不會有今天。」
記得當時我在想:沒有她,我也不會有今天。因為她不斷告訴我,只要我下定決心,什麼都做得成,幸好我相信她。無論人生害得她多苦,她始終認定我會有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