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我是在大約二十年左右前和「斷捨離」相遇的。當我前往高野山的寺廟寄宿時,我看見修行僧侶們對於必需品珍惜使用的態度,並將各個角落都清掃得乾乾淨淨,營造出令人神清氣爽的日常空間,那是一種與飯店不同感覺的清爽舒適。當時,雜誌和電視上正好吹起了「收納術」風潮,非得將堆到滿出來的東西詳細地分類、整理、收納,就沒辦法進行整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可說是連續不斷的「加法」,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走上街,四處都充斥著物品。然而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我們是不是連「讓自己混亂的物品」都扛上肩頭了呢?
近距離觀察高野山的生活,讓我察覺將加法生活轉換為減法生活的重要性,而最後引出的結果,就是我過去在瑜伽道場習得的「斷行」、「捨行」、「離行」,這是為了斬斷欲望,離開執著的修行哲學。能不能將焦點放在物品和人類的關係,進而展開行動呢?這麼思考之後,我得到的就是「斷捨離」。到了現在,原本很不擅長整理東西的我,卻可以開設斷捨離這種減法解決法的講座指導別人,人生真的很不可思議。
我們的生活,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無奇的家事構築而成,因此,要讓生活擁有「清爽的環境=神聖的空間」,是不是從平常開始,就必須反覆進行維持呢?用不著閉上眼睛,也不用打坐,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整理房間就是整理自己。並非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為心靈帶來了變化,只要行動,心靈就會跟上腳步。換句話說,斷捨離就是「動禪」。
那麼具體來說,「斷捨離」是什麼樣的過程呢?與其說是過程,其實只要了解思考模式,就會開始「察覺」,接下來的程序就會自己啟動,試過的人都會無可自拔地持續斷捨離。很多人對「整理」這種代表義務的字眼感到很有壓力,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避,然而他們卻說「斷捨離就沒問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這是將被埋沒的自己挖掘出來的工作。
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斷捨離,這樣一來他們的人生也能變得輕鬆舒適。還有,我也希望能讓這個充滿物品的社會中,只有最低限度的必要物品出現在必要的場合,說穿了,就是促進生活的循環和代謝!
斷捨離會很奇妙地成為習慣,能夠讓人了解自我,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加速良好的變化!現在就讓我們來 斷捨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