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不變傻,你得先學會玩
不玩耍的小孩會變傻?
從前的小學都有所謂的校訓,其中最常看到的就是:
好好學、好好玩。
一年級時不覺得有異,但升上二、三年級之後,就發現這句話怪怪的。學校應該叫學生好好學、好好念書才對,為什麼說好好玩呢?實在不太明瞭。要玩的話,在家裡就能盡情地玩。農村裡,沒有一個爸媽會叫小孩不要玩、要念書,不過也沒有一個爸媽會叫小孩多玩點。校訓當中的好好玩,是否有特殊的意義?不過,當然沒有一個小孩會想這麼多。
假設小孩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想也絕對沒有一個老師能好好地回答,因為老師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獎勵小孩玩耍吧。他們可能只會莫名其妙地說:那是慣用語啦。畢竟想太多就沒辦法當老師了。
英國也有人持同樣想法:
只念書、不玩耍,聰明小孩也變傻。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這是一句知名諺語,有幾種解釋,用途也不盡相同。有些只玩耍、不念書的小孩就把它當作護身符,卻並不清楚為什麼只念書就會變傻。
其實並非念書就會變傻,而是念過頭、完全不休息地念書才會變傻,這個理論絕對沒有錯。
「好好學、好好玩」是一種妥當的學習方法,但如果以為玩耍是為了消除疲勞,便有欠考量。「玩耍」並非為了消除疲勞,而是為了整理大腦、讓混亂的大腦冷靜下來。換句話說,就是為了「忘記」。也就是說,做出與念書相反的事很有效的,這點不容忽視。
既然如此,「好好學、好好玩」的順序就有點奇怪。應該顛倒,先好好玩,讓大腦淨空、整理好大腦才對。總之先忘記,大腦整理過後才有辦法好好學,進而加以理解。我們可能以為先記、後忘的順序才有道理,其實「好好玩、好好學」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