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時間,讓你更自由
──跟「沒時間」、「趕時間」的煩惱說掰掰,輕鬆工作,享受人生!

simplify your time

  • 作者:維納.堤契.區斯坦/羅塔爾.塞維特
  • 譯者:賴雅靜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2/01/20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13-4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套色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時間迷思1:沒時間?

各種約會、期限占領了轉圜的自由空間,

工作清單取代了生活樂趣?

別傻了!以為自己沒時間的人,你們大錯特錯。


「你真有時間用你蒐集的布料縫製點什麼嗎?」

這其實是一家瑞典家具公司以「心愛的家」為主題,在一篇關於住家的報導中拋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則令人有種解脫的快感:

「沒有,但是有這個必要嗎?喜歡的東西我不一定都得將之實現,只要開心想想就夠了。」

享受某些事情的樂趣,不多考慮它們有什麼實際效用、不給自己壓力,不因為其他人期待有具體結果而為自己辯解,這些也正是簡化時間所追求的。因為時間不像數學的「最佳化問題」那樣能求得最佳解答,而是非常個人的。因此,想要善用時間,讓時間為我們帶來好處,必須全靠我們自己。



抱怨也沒用

「抱歉,我沒時間!」我們對平日的忙碌太習以為常,已經察覺不到自己脫口說出這句話的次數有多頻繁了。三五好友或同事閒聊時,幾乎總會出現緊張啦、時間壓力啦這些字眼。這也難怪,畢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特徵之一,就是時間越來越不夠。可是等等,時間本身可一點也沒變少!我們就和我們的祖先一樣,一天都擁有二十四個小時。

但話說回來,如果時間充裕,而且每天都有新的二十四小時,為什麼還「時間不夠」呢?為什麼我們總覺得時間永遠不夠用?既然問題不在量,或許就在於我們的感受了。


時間就是金錢

班傑明.富蘭克林的這句名言早已成了現代時間壓力的代名詞,但時間其實要比金錢珍貴多了。舉例而言:如果你有個熟人希望你能投資他新的生意構想,由於你對此人沒什麼好感,加上他的點子又無法令你信服,因此你拒絕了;你當然不會想白白把錢奉送給別人。但如果這名熟人想約你吃飯呢?你會考慮那麼多嗎?也許你會說,這兩件事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錯了!當然可以。

如果你每天只花一小時做你其實不想做的事,以一份全天的工作計算,一年下來花掉的時間相當於三十二個工作天,也就是說,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這麼浪費掉了。相較之下,你還有理由抱怨時間不夠用嗎?

我們老是為了過於繁多的事務和無謂的約會動用我們的時間帳戶,連少少一點可支配的時間都立即挪用到新的活動上,難怪我們這一生都在時間壓力的籠罩下。「這份報告後天就得完成。在夏天到來前得減掉八公斤。這個展覽再一個禮拜就結束了,我得趕快去看看。」不論工作或休假,在「得」這個項目我們都是達人,但在「放手不做」的項目卻是菜鳥。滴水不漏的時間規畫,讓我們沒時間思考自己的所做所為究竟有沒有意義。這就如同我們不停地忙著把地板上的水擦掉,卻因此忙得沒時間關掉水龍頭。



*渥夫迪特里希.許努爾:「他那麼慷慨揮霍自己的時間,因此他手腕上戴的不是手錶,而是可以撕掉的日曆。」

由於時間帳戶無法透支,有時我們不免感到手頭拮据,也因此「我沒有時間」這個想法不但錯誤,長期來看還相當昂貴,因為「沒時間」的代價可能是你錯過了女兒的戲劇演出、兒子在足球場上進的第一球、朋友的慶生派對或是寵愛自己一下的機會。千萬別讓所謂的時間不夠阻礙你,讓你無法做你所重視的事,讓你的夢想與願望被責任的重擔掩埋。請奪回屬於你的時間吧!

你聽過「時間卡」這件趣聞嗎?幾年前「拖延時間協會」的會員帶著外觀像支票的「時間卡」在慕尼黑購物,想用時間卡付帳──結果當然不行。事後他們還憤慨地向一些銀行申訴,說:「時間不就是金錢嗎?」可惜被他們找上的人幾乎都不懂這個笑話。唉,一牽涉到錢,就開不得玩笑了。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