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鈍感世界中,給高敏感族的人際關係指南!暢銷話題書《高敏感是種天賦》行動篇!

Tools for Helpful Souls

  • 作者:伊麗絲‧桑德
  • 譯者:梁若瑜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2/26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6077-1-1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0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靈勵志/人際關係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第八章 如何處理焦慮感

每個人一定多少都和焦慮感打過交道。最輕微的一種焦慮感,是讓人略微有點不安的感覺。我們一定都經歷過無法放鬆、焦躁緊張或坐立難安的情境。心生恐懼或不安,可能意味著我們正逐漸接近或很逼近某個對我們而言極度重要的事物。不論是談論自己所遭遇的困境,或自己最深切的心願和渴望時,大多人都會體驗到某種程度的不安。
如果焦慮感令你所協助的對象感到太不舒服了,對方很有可能轉移話題。如果你是心理治療師,你可以選擇明言指出交談話題在此時此刻改變了,而且對方可能錯失了一次個人成長的機會,因為他或她正在逃避好好正視這個十分重要主題的機會。
如果不是在心理治療的場合,在這種情況下請務必要更加謹慎,比較合適的方法會是告訴對方說,你們剛剛所談到的內容似乎很重要,如果對方願意,你很希望之後有機會再多談談。
如果你和你所協助的對象,所談論到的內容對他們而言太過艱難了,你可以開始多談談他們的強項,好比說,可以問他或她之前是如何熬過人生中類似的難關。如果你想要繼續談他們的強項,你可以對他們所面臨的難題點到為止就好,並多問問他們過去的成功經驗,譬如:「你當時是怎麼做的,那時效果怎麼那麼好?」
某些人所體驗到的焦慮感實在太嚴重了,焦慮感本身即已構成難題。要是當事人真的遇上一次恐慌發作,通常他或她便會很擔心出現恐懼的症狀,唯恐再次發生恐慌發作。

恐慌焦慮症
對於經歷過強烈焦慮感的人來說,有時候他們最畏懼的其實不是別的,而是焦慮感本身。這就是為什麼要和你的焦慮感變成好朋友。你對焦慮感認識越深,它就越不可怕。如果你正在協助一個很害怕焦慮感的人,你一開始可以提供他們所需知道的相關資訊。譬如很重要的是要知道焦慮感對生理的影響。以下是相關說明。
人類天生備有一套「焦慮程式」。要是我們感受到有危險逼近,要是我們身體並未像爬蟲類面對獵食者時裝死那樣完全僵住不動,身體就會準備以要打或要逃作為因應之道。

對打或逃命
我們準備要採取行動時,心跳和脈搏通常會加速。我們經常會感到胸悶、暈眩或出現其他不適症狀。血液將開始湧向大肌肉,增強我們雙手雙腿的力量,讓逃跑和打鬥起來更順利。然而,這也代表著血液快速離開大腦,使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血液也快速離開腸胃部位,導致我們胃痛、作噁、拉肚子,最後甚至可能嘔吐。
焦慮的「歷程」,對住在洞穴裡、經常要逃離敵方部落和危險動物的史前時代人類很有用。然而,在如今這時代,它只會造成問題,比方說,你正準備上臺授課,卻在上臺前感到反胃,因為你的焦慮感令你腸胃不適。但如果能知道,這只不過是焦慮的歷程啟動了,過幾分鐘後就會好了,你並不會因此病倒,其實會對你很有幫助。
如果坐在你身旁的人正處在焦慮之中,你可以告訴對方,他們此刻的焦慮感並無危險性,很快自己就會好了。你也可以協助對方更清楚感受自己的身體,那樣將能降低他們的焦慮感。不妨建議對方深呼吸,讓氣一路直達手指和腳趾最末端,或建議對方稍微走動一下,並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雙腳的感覺上。他們越能清楚感受到自己的身體,焦慮感就會越舒緩。

評估焦慮感並將它放在椅子上
透過問「如果從一分到十分評估,你現在的焦慮指數是多少?」之類的問題,你可以協助當事人跳脫被焦慮感滅頂的感覺,因而讓他們得以從客觀角度看待焦慮感。這其實就是學習從外在角度看待焦慮感。
你也可以找一張椅子,請你所協助的對象想像他們的焦慮感就坐在椅子上。倘若他們可以和自己的焦慮感展開對話,那麼就能因此打開新的契機。類似「焦慮感,你到底想要我怎樣?」的問題會是很好的提問。說不定焦慮感是要帶來一份訊息,如果當事人好好坐下來問出問題後,就能接收到這份訊息。請務必要以開放的心態接收焦慮感所要傳遞的任何訊息。好比說,我是否長期下來對自己要求太高了?或者,我是否正轉變成一個嶄新且全然不同的人,而我對這個人仍有些陌生,相處起來尚未完全得心應手?我是否有某些面向之前一直在沉睡,現在才剛漸漸甦醒?齊克果相信,如果你先前較少探索心靈層次上的成長,那麼你所經歷到的焦慮感,其實很可能意味著你的心靈正在覺醒。
焦慮感有可能顯得很籠統,我們未必總能清楚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齊克果(1981)認為焦慮和恐懼是不一樣的。恐懼的產生,通常有其明確的對象,因此非常有必要好好檢視恐懼究竟從何衍生而來。

慢慢讓你所協助的對象把他們最深的恐懼完整演練一遍
每當想起某件令我們害怕的事情,我們就很容易趕緊把思緒轉移到其他想來較為愉快的事物上。但這麼一來,也很容易就讓我們正在經歷的焦慮感,恰恰在恐懼的最高峰時被中斷了。也許我們內心有個關於大災難的畫面,這畫面瞬間凝結,被迫沉入我們意識的深處,卻隨時恐怕會浮現檯面。
選擇不逃避而是看著這個畫面,並把你的災難情境在想像中完整演練一遍,可帶來如釋重負的感覺。類似「你現在最害怕的是什麼?」的問題能協助當事人擁抱焦慮感,如果一切順利,一旦你朝焦慮感貼得夠近以後,焦慮感就會自行瓦解。接下來將舉例說明。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