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第一章 什麼是「煤氣燈效應」?
凱蒂是個和善開朗的人,她走在路上時總會對每個人微笑,她是個業務,也就是說她經常跟不同的人聊天,她也熱愛這麼做。這位外表迷人的女性已經快滿三十歲了,她花了好一段時間約會,才終於跟現任男友布萊恩穩定交往。
布萊恩很討人喜歡,他充滿保護慾而且體貼,不過同時也滿懷焦慮與恐懼,對所有剛認識的人都抱持戒心。他們倆如果一起出門散步,凱蒂會表現得外向健談,很容易跟路人聊起來,無論是停下來問路的先生,或者牽著狗走過他們眼前的小姐。不過布萊恩卻不停批評,她難道看不出來大家都在笑她嗎?她以為他們喜歡這些閒聊,但他們其實都在翻白眼,不知道她為什麼講個不停。至於跟他們問路的先生,只是想要追她,她真該看看自己轉身的時候,對方不懷好意的眼神。再說,她這麼做真的很不尊重他這個男友,她跟每個路過的男人眉來眼去的,有沒有想過他做何感想?
起初凱蒂對男友的抱怨一笑置之,她告訴他,自己這輩子都是這樣,而且她很喜歡當個親切友善的人。但聽了數週持續不斷的抱怨之後,她開始懷疑自己,或許大家真的在笑她,也不懷好意地瞄她;或許她真的在賣弄風情,還讓她的男友難堪,這麼對待愛她的男人真是糟糕!
到了後來,當凱蒂走在街上,她無法決定該如何表現。她不想放棄自己待人處事的方式,她想表現得溫暖友善,可是這下子,只要她對陌生人微笑,她就忍不住想像布萊恩會怎麼想。
麗茲擔任一間大型廣告公司的高階經理,她是個四十好幾的時髦女性,結婚二十年,沒有小孩,夫妻關係十分穩定,她非常認真工作,格外努力地投注於自己的事業,終於得到今天的地位。她幾乎快要達成自己的目標,有望接管公司在紐約的辦公室。
然後有個人在最後一刻接下了職務,麗茲嚥下自己的驕傲,盡力提供對方所需的協助。一開始,新任的老闆看似迷人且滿心感激,但麗茲很快就注意到自己被排除在重大決策之外,也沒人邀請她參加重要會議。她聽到傳言,有人告訴客戶她不想接他們的工作,建議客戶可以改找她的新老闆。她跟同事抱怨這件事,他們卻困惑地看著她,「可是他總是把妳捧上天。」他們強調著。「要是他打算弄走妳,他幹嘛說那些好話?」
麗茲最後總算跟她老闆當面對質,他舌粲蓮花地解釋了每個狀況。「好囉。」這場會議的結尾,他和藹地說道。「我認為妳對於一切太敏感了,或許可以算是有點疑神疑鬼,妳要休息幾天放鬆一下嗎?」
麗茲感覺自己完全無能為力,她很清楚有人蓄意針對她,可是為什麼只有她這麼想?
米契爾是二十幾歲的研究生,他希望能成為電子工程師,他身材高高瘦瘦,個性有點害羞,花了很多時間尋覓適合的女性,目前剛開始跟某個他真的很喜歡的人出門約會。有一天,他女友溫和地點出米契爾仍然穿得像個小男孩,米契爾覺得非常尷尬,但他了解她的意思,所以去了趟附近的百貨公司,請私人購物專家幫他挑了全套的衣服,這些服裝讓他覺得自己很不一樣,老練世故、充滿魅力。搭公車回家的路上,他很享受女士們投來的讚賞目光。
可是等他穿著一身新行頭來到父母家吃週日晚餐時,他的母親卻爆笑。「哦,米契爾,這身打扮完全不適合你,你看起來好可笑。」她說道。「拜託你!親愛的,下回你去購物時,讓我幫幫你。」米契爾覺得很受傷,並要求母親道歉,她卻憂傷地搖搖頭。「我只是試著幫忙。」她說道。「我倒希望你能向我道歉,因為你用那種口氣跟我講話。」
米契爾有點糊塗了,他喜歡自己的新衣服,但或許他的確看起來很可笑,此外,他真的對母親很無禮嗎?
了解「煤氣燈效應」
凱蒂、麗茲和米契爾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承受「煤氣燈效應」的折磨。「煤氣燈效應」是兩人互動關係的結果:一位操縱者,他需要知道自己是對的,才能保護他的自覺,並保有對世界的掌控力;以及一名被操縱者,他會將對方理想化,允許操縱者來定義他對現實的感受,以獲得對方的讚許。操縱者和被操縱者不限性別,任何關係都可能發生情感操縱狀況。不過我會稱呼操縱者為「他」,被操縱者為「她」,因為這是我在實務中最常見到的組合。我會探索各種關係,朋友關係、家庭關係、上司和同事的關係,不過我最關注的是男女之間的浪漫關係。
舉例來說,凱蒂的操縱者男友堅信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而凱蒂的行為既不適切還很遲鈍。當他有壓力或覺得受到威脅,他就必須在這個議題上成為正確的那一方,他必須讓凱蒂同意自己是正確的。凱蒂珍惜這段關係,不願意失去布萊恩,所以她開始從他的觀點來看待事物,或許他們碰到的人真的在嘲笑她,或許她真的在賣弄風情,情感操縱就這麼開始了。
同樣地,麗茲的老闆強調自己真的很在乎她,她心中的任何疑慮都是因為太疑神疑鬼。麗茲希望老闆對自己的評價良好(畢竟她的職業生涯出現危機),所以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試著接受他的看法。不過老闆看待事情的方式對麗茲來說並不合理。如果他沒有蓄意針對她,那麼她為什麼沒能參與那些會議?為什麼她的客戶不回她電話?為什麼她覺得這麼憂慮與困惑?麗茲很容易信任他人,所以她就是無法想像有人會這樣明目張膽地操縱他人,但她老闆似乎就是這種人。她肯定做了什麼,讓他覺得有必要對她這麼差勁。她非常希望她老闆是對的,但內心深處知道他並非如此,這種衝突讓麗茲十分迷惘,她不再相信自己所見,也不相信自己的認知,她徹底被操縱了。
米契爾的母親堅稱自己有這樣的資格,她想對兒子說什麼都行,如果他有任何異議就是沒禮貌。米契爾希望母親是個和善可愛的人,而不是個會對他說刻薄話的人,因此在她傷害了他的感受時,他責怪的是自己而非母親。米契爾和他的母親都同意:母親是對的,米契爾是錯的,他們攜手創造了「煤氣燈效應」。
沒有錯,凱蒂、麗茲和米契爾都有其他的選擇,凱蒂可以不管她男友的負面評論,要求他不要再這樣講話,或者用最後一招,跟他分手。麗茲可以對自己說:「哇,這個新老闆真是一絕。不過,或許他用滿嘴好話哄過了公司裡每一個人,但我可不會上當!」米契爾可以冷靜地回應:「抱歉,媽,但妳才是那個欠我一句道歉的人。」他們全都可以選擇不一樣的做法,基本上就是,他們情願得不到操縱者的認可,重點在於他們清楚自己是個很好、很能幹而且值得被愛的人。
如果這三位被操縱者能夠採取這樣的態度,就不會被情感操縱了。或許他們的操縱者還是會表現得很差勁,不過他們的舉止將不再有這麼嚴重的影響力。情感操縱只有一種狀況下才能發揮效用,那就是你相信操縱者所說的話,也需要他對你有正面想法。
問題在於,情感操縱是暗地進行的,它耍弄我們最深沉的恐懼、最焦慮的想法還有最隱密的希望,我們想要被人理解、受到感謝,並且被愛。只要我們信任、尊重或者深愛的人很確定地開口(尤其當他的話語中有那麼一丁點的真實,或者他命中了我們特別焦慮的議題),我們很難不相信他。只要我們將操縱者理想化,只要我們意圖將他視為我們此生摯愛、值得欽佩的老闆,或者很棒的家長,那麼我們就更難堅持自己對現實的解讀。我們的操縱者需要處在正確的一方,我們需要贏得他的贊同,情感操縱因此繼續發生。
沒有錯,你們沒人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操縱者可能真心相信他告訴你的每一句話,或者他只是不希望你害了自己,別忘了:他的動力是來自於自己的需要。你的操縱者或許看起來是個強大威猛的男人,他也可能看起來像個沒有安全感又愛發脾氣的小鬼,無論是哪一種,他都覺得脆弱無力。為了保有掌控力與安全感,他必須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他必須讓你同意他。
同時,儘管你自己可能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但你將自己的操縱者理想化,所以非常渴求他的認同。但若是你認為自己不夠好,即使只有一小部分的自己這麼想,那麼你就有遭受情感操縱的可能性。操縱者將會利用這份脆弱感,使你懷疑自己,這樣的情況將一再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