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好好說再見:當我們失去最愛的人,該如何走出悲傷?

The Grief Survival Guide

  • 作者:傑夫.布雷澤 Jeff Brazier
  • 譯者:謝佳真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11/26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7046-5-6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43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理/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面對悲傷的問題導向學習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

我今年恰進入「從心」之年,學醫五十年,從迎接生命的婦產科醫師到常須面對生死抉擇的癌症醫師,又從治癌醫師到自己成為癌症病人,深刻經歷一課一課的生命學習,深知面對死亡是每個人終須面對的終極學習,就如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所說,人只有面對自己的死亡,真實的自我才會顯現。然而每個人的死亡學習只有一次,無法重來,藉著別人生命故事,尤其是自己親人的學習,就是重要的學習和成長。
本書作者傑夫.布雷澤(Jeff Brazier)是合格的人生教練以及喪親兒童輔導慈善機構「邂逅悲傷」(Grief Encounter)的親善大使,他同時也是神經語言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執行師,長於提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以及積極正向的思維技術。他的妻子潔德在八年前的母親節(當時二十七歲)因癌症過世,其後他便一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走過哀傷、走出哀傷,陪著他們長大。後來更在一個幫助人們(尤其是孩子)克服哀傷的單位工作,是個相當有經驗的生命導師。
自身經歷與豐富的輔導經驗,使他可以將喪失親人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分類,並教導大家如何解決問題,以正向方式克服哀傷,用更從容的態度面對死亡。
本書不著重於喪失親人的「經驗」,而是將重點放在喪親前後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排解情緒、解決難題。這和當代學習的一個主要模式,「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相契合。
作者告訴我們,在悲慟降臨前,你可以盡力為摯愛營造舒適的最後時刻。同時,你也可以做不少事情來減少遺憾。我常說:「記得病人不是唯一受苦的人」,這樣的思考和準備,肯定可以使每個人做好準備,在自己人生的最後階段,也妥善照顧身旁的大家。
至親的死是你永遠不可能徹底釋懷的,時間雖然可以使哀傷看似淡化,但每逢昔日的情境重現,或夜涼如水之際,便常又觸動愁腸,但我們確實可以學會管理悲傷,與悲傷共存,使思念成為美好記憶的重現。
我們也常看到,如本書作者所說,家庭之中當失去一個人便會連帶失去很多人,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本書作者也提醒大家要注意當全家人團結一心的原因不存在了,家人之間的關係便似乎開始沒那麼緊密了!然則我們當如何行?
本書原名為「悲傷生存指南」,書末「挺過悲傷的求生思維模式」一章便是重要的總結之章,作者拆解悲傷的所有要素,提供他一路上學習和體驗的所得,希望能嘉惠在漫長而曲折的悲傷之路上的每個人,他說這不僅關乎學習面對悲傷,也是關乎學習面對自己人生,深度追尋生命意義的重要時刻。
我期望所有的讀者都能藉此書有問題導向式的學習,就像我一樣。
甚願為之推薦。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