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你是主宰人生方向,還是隨波逐流?
「壞消息是光陰飛逝,好消息是,你自己可以控制。」
──美國勵志演說家/麥克亞斯勒
難處在於我們想改變,甚至知道自己需要改變,卻不見得表示我們將會改變。多數人一輩子都安於現狀,如同約翰.科特所說,要有危機意識,才能主宰人生,而不是隨波逐流。
在威基基海灘辦工作坊時,我們做了問卷調查,就看到人們多麼偏好拖拉延宕。
碧芙莉說,「我參加過勵志活動,雖然回家時充滿幹勁,後來又開始忙日常瑣事。兩週後,生活又回到老樣子,妳有任何建議嗎?」
我告訴她,「假裝S.E.E. ,妳才會有危機意識。所謂的S.E.E.就是重大情緒事件(Significant Emotional Event)。可惜這類事件不是非常戲劇化,就是痛苦難忘。我們可能生病、離婚、失業,被迫重新檢視生活方式。我們發現人生沒有保障,因此專注於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明白,往後不見得有機會。那何不假裝發生S.E.E.?得到頓悟,又不必經歷痛苦。」
「偽S.E.E.要用什麼案例呢?」
「現在就可以。妳問自己,『如果我的壽命只剩下一週,我會停止做什麼事情?我會開始做什麼?我會改變哪些事情?』」
「妳要我們想像自己一週後嚥氣?這不會太病態嗎?」
我微笑。「思考自己生命有限並不病態,反而讓人幹勁十足,有時就需要這個理由,才不會再將人生、健康、摯愛和自由視為理所當然。」
她說,「好吧,我就配合演出,如果我只剩下一個禮拜可活,我不會再讓恐懼主宰人生,我會開始做以前害怕的事情。」
「好比說?」
「好比走進大海,小時候看了《大白鯊》,真是大錯特錯,結果現在來夏威夷,我甚至沒下過水。」
我說,「好,我們要克服這個恐懼,方法之一就是明白,恐懼無法預防出差錯,反而阻止妳做得對,妳知道戰爭紀念館的海水泳池嗎?就是衝浪之父杜克.卡哈納莫庫游泳的保護海域?只有三呎深,絕對不會淹死,而且隔開海水的高牆只有一小塊開口,所以浪花絕對不會湧進來……更不可能有鯊魚。我們現在就訂下日期,免得妳臨陣脫逃,妳何時離開夏威夷?」
「兩天後搭機。」
「那就明天吧,鬧鐘設為早晨六點,到時妳一定想翻個身繼續睡,妳就問自己,『一年後什麼事情比較重要?多睡一小時?還是克服恐懼,全面體驗人生,離開床舖去增加獨特的經驗?』」
「值得試試看,但為什麼非要一早六點不可?」
「因為日出是六點半,太陽從鑽石頭山東升時,妳最好已經站在海邊,這就是夏威夷人口中的『雞皮疙瘩』經驗,這些體驗如果背後又有暗喻,那就更有意義。妳不只走進海裡,還踏進新生命,此後都會記得自己終將一死,當下就把握良機,而不要有一天再做。」
我又補充,「這是我的名片,請傳簡訊給我,告訴我後續發展,好嗎?」
隔天碧芙莉傳簡訊,「我辦到了!」還附加一個笑臉的表情符號。
你延宕哪些「真正的重要事項」呢?與其敷衍地說有一天行動,能不能假裝S.E.E.,給自己一點危機意識,才能今天就開始?如果因為恐懼而裹足不前,能不能自問,「一年後會有什麼不同?」提醒自己,「恐懼不能預防情勢出差錯,只會阻止你做對的事。」
查克.葉格(第一個突破音障的飛行員)說,「在關鍵時刻,面對的不是理由就是成果。」在下一章,你會學到更多方法,可以將理由(藉口)轉化為成果(行動),首先就是創造你認為有意義的任務或夢想。
多數人一輩子選擇安於現狀,缺少改變自己的「危機意識」,將寶貴的人生活成一場「漫長的拖延」。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是你知道該做,卻總是找藉口拖延的呢?別繼續等下去了!即刻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你的「有一天」,就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