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情結:擺脫惡性糾葛的人際關係,重新找回完整的自己!

  • 作者:蘇絢慧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6/29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9314-58-9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理/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受害者情結,是童年受傷及受苦經驗膠著僵化而成

個體之所以會選擇受害的心態來因應人生,是因為他的內在需要經歷這樣的情緒叢(多重心結),其實也是他的人生模式一再重演的縮影。這個模式,最早起源於他的童年,是在幼年時期經歷巨大的情感創傷及情感忽視,然而,幼年的他,面對自己的遭遇及環境,無力可施、無能為力,自覺弱勢弱小,渴望別人的挽救或關懷,同時感受不到周圍人的協助及幫忙,因此留下了一個始終暗自哭泣,埋怨這世界無情辜負的受殘害幼童心靈,在自己的內在凍結。
這種情結在無意識形塑和衍生過程,並未隨著自己真實年齡的成長和發展而有所轉化或改觀,於是,僵化在早年時期的經驗,形成了對人生的「錯誤意義」設定,解讀這世界及別人都是欺負他的,他只能任人欺壓與宰制,別人都是對他殘忍及不仁不義……等等觀感。
在他的成長過程裡,可能未有恰當機會透過教育、學習或啟發,來累積自己應對這世界的知識和技能,從中調動或重新理解了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反而外表雖然是長大了,內心卻像是被封印在童年創傷的那些年,始終感嘆這世界及周遭的人,都是冷漠拋下和歧視輕看他的。
然而,雖說內心像是被封印在過往的無助時空中,不得翻身,但其實痛苦及怨恨的情緒卻不停翻攪,反覆湧出,因此產生了大量自憐,也產生了大量對外界的敵意和恐懼。正因為無意識的在這樣的歷程中循環,他的生命歷程,絲毫沒有任何引發他反思、領悟,及成長的機會,而是沉溺或浸泡在其中的情緒和生命創傷中,載浮載沉,於是,就只能一直唱重複的調、說相同的事件、哭訴一樣的情節,並且留下一個永遠不願意撕去的標籤:「我是不幸的受害者」,好控訴著這個世界的無情無義,及無盡傷害。
如此,也給了他自己一個理由一個說法,來歸咎自己人生的痛苦和悲辛遭遇,都是這可惡的世界所害。同時,鞏固自己是無辜者和需要被補償者的位置。可是弔詭的是,他們不是鎖定當初令他們受傷或遭遇痛苦的對象,而是廣泛性的、普遍性的認定,這世界的人都是可惡的人,都是會帶給他們傷害和冷漠的人,因而將世界全視為他的敵人,除非接受他的控制和支配,任由他無盡索討補償。
如果,這是你曾經遭遇過的情境,也曾遭受某人的控訴及怪罪到覺得有點誇張的感受,那麼,你需要的是重新釐清你們的關係和關係歷程,會不會太容易被怪罪?會不會認識其實時間不長,就可以感覺到對方翻臉如翻書一樣快?會不會你每講一句話,都害怕惹怒對方,讓對方不悅?會不會你在關係裡,像在泡三溫暖,忽冷忽熱,冷熱交加?
如果,你曾經疑惑自己究竟在什麼樣的關係中?你也曾不懂為什麼在對方的口中,你是如此可憎的對象?那麼,或許你已來到了「受害者情結」的內心世界,卻完全無知,只剩下處在地獄的感覺,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感。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