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現在的我「你該不會想去死吧?」
過去的我「(沒有料到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而嚇了一跳)……!」
現在的我「你一定是難受到想死吧。高中三年級直到重考第二年為止,總共一千一百天的時間,你真的很努力了。好厲害。如果你真的很想這麼做,去死也沒關係喔。」
過去的我「(嚇死我,這傢伙在講什麼啊!真過分!讓人有點惱火。)」
現在的我「如果真的很想死,那去死也沒關係。但是,如果你現在有種嚇一跳的感覺,再好好想想會比較好喔。
說不定你其實根本不想死,只是現在這個狀態讓你覺得很痛苦而已。
現在已經重考第三年,沒有回頭路了。事已至此也沒辦法改變目標。
但是,如果要繼續重考,就必須一直準備不知道能不能合格的考試。
你是不是想結束這種痛苦的狀況呢?
我以前也曾經這樣,所以很了解。一旦認為必須通過這場考試才能活下去,就會變得越來越痛苦。
所以,你就當作自己已經死了一次,拋開所有的束縛,或許就會看見新的事物喔。」
過去的我「(稍微鬆了一口氣)可是,我已經重考三年,也花了很多錢,給父母添了很多麻煩。而且,這是我從幼稚園的時候就有的夢想,所以覺得事到如今已經不能轉換跑道了。」
現在的我「這樣啊,畢竟你一直以來都以這個為目標在努力嘛。不過,沒關係。
『活著』有無限的可能性,即便你至今的努力都沒有好結果,也不代表那些努力都徒勞無功喔。
譬如說,你已經擁有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一件事情的專注力和思考能力。
把這些能力用在其他事情上,說不定就會很順利了。
世界上有很多種人。
有些物理治療師是因為沒考上醫學系,所以轉換跑道走整復的路線,治療一些連整形外科都無法治好的病。
也有諮商師療癒那些精神科醫師用藥物也束手無策的病患。
如果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治療病患,那不必拘泥醫生的形式也能實現。
但願你不要因為無法成為醫生,就絕望地去死,而是看見不成為醫生也能救人的希望。
想要完成一件事,作法不是只有一種。」
過去的我「(稍微冷靜下來)是喔。原來也有這種作法啊。」
現在的我「有人原本是因為想救人才考醫學系,但是考上之後就滿足於通過考試這件事,到最後都搞不清楚自己原本想做什麼了。也有那種只是找出病患身體裡疾病的名稱,像機器人一樣開處方藥的醫生啊。
我希望你再回想一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考醫學系只是手段,和『救人』這個夢想一點關係也沒有喔。
你要不要當作今天已經跳下月台,就這樣結束『沒考上醫學系就沒價值,我完蛋了』的人生?
然後再朝著『救人』這個真正想走的路前進即可。
這樣想像一下,不覺得很興奮嗎?」
過去的我「如果『必須考上醫學系』這個從幼稚園時期就背負的重擔消失,我想心臟應該會血路暢通,開始出現期待之心。」
現在的我「既然如此,你不妨抱著這個期待,再挑戰一次。
無論結果如何,未來的自己也會一直支持你喔。」
*
接著,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從引導冥想的狀態回到現在的自己。
當肩膀變輕鬆的時候,我也發現重考三年那件事,在我的深層意識裡就像一個疙瘩一樣,一直都在。
「不能死」的限制會產生「必須活下去」的束縛。也就是說,我必須活下去。
在單純的活著之上,添加「必須活得很好」的限制。
更進一步,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產生人際關係的制約,又變成「必須讓別人覺得我活得很好」。
接著,為了做到這一點,又催生「必須有價值」這個限制。讓人煩惱自己到底有沒有價值,如果沒有的話就絕望到想死。
如果重考生之中,有人跟我出現一樣的狀況,請想一想:
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為了瞭解這一點,請拋下包含「死亡」在內的一切限制。
試著讓自己從所有的限制之中解脫。
如此一來,宛如一攤死水的黑暗心靈就會湧進熱血,再度發出光芒。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你應該就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了。接下來,只要精心呵護這份平靜的熱情,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前進即可。
這就像露營時升火一樣。
即便剛開始只是小小的火種,最後也會變成巨大的篝火。
如此一來,你絕對不會想「死」。
因為,我們人類就是為了體驗「生」,才來到這個世界。
「不能死」的限制會衍生出「必須活下去」的想法,
人反而會因此想死。
因此,
要試著拋下包含「死亡」在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