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引言
我躺在床上哭成了淚人兒。
我很難得哭,可是我被自己犯的一個嚴重錯誤打敗了。當時我十七歲,幾週前我決定不申請進大學就讀,而是打算先找個會計實習工作,攢夠了錢就到世界各地旅行。可是,在一家本地會計事務所擔任了幾週實習生之後,我知道自己做了錯誤決定。感覺我的前途就這麼毀了。
大家都非常友善,可是我發現公司有點古板,工作也很無趣。每天我都望著窗外,一分一秒數著直熬到下午五點下班走人。我知道自己無法長久做會計工作,但出身都柏林一個低薪工人階級家庭,儘管家人非常支持,我的選擇感覺非常有限。教育似乎是我唯一的出路,可是我醒悟得太晚,大學申請截止時間就在明天中午。負責處理全國入學申請的中央申請局(Central Applications Office, CAO)位在西岸的高威(Galway),寄出申請表的最後期限也早就過了。
我又把頭埋進枕頭,直到一陣輕柔的叩門聲傳來,將我從愁苦中搖醒。我的雙親從不曾見我如此難過,我告訴他們我如何錯過了機會。
「其實,妳沒錯過。」母親說。
我吃驚地聽她提議可以搭前往高威的晚班火車,在火車上過夜,明天早上親自遞交申請表。這種積極想法不太符合我母親的性格,因為她通常會專注在問題上,而不是尋求解決辦法,然而我的椎心苦惱似乎促使她採取了行動。我還沒回過神來,我父親已經開車載我們到了位在都柏林另一頭的休斯頓火車站,而我已經坐在往高威的火車上填寫申請表。當晚我母親和我住進一家住宿加早餐小旅館,並且在一家面海的擁擠餐館吃了炸魚薯條晚餐。至今我還清楚記得次日上午我們找到 CAO,然後遞出我的密封信封的那股雀躍。
為了成績能符合標準而認真用功了六個月之後,來了封信,通知我獲得都柏林大學通識科學系入學許可。就此開啟了我至今仍在探索的奇妙學術之路。回顧離校後的四十年,我難以置信地想起這一路上我的人生所經歷的種種迂迴轉折。我經歷過許多高潮與低潮,每次轉折都必須進行許多調整,迫使我在做人方面做出改變——內在和外在,以便面對和適應。例如,做為害羞的青少年,我很少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而且害怕對著一群人說話。我必須努力克服這種對公開說話的恐懼,才能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科學傳播者以及幫助眾多菁英選手和商人達到顛峰的生活導師。毫無疑問,早期的生活經驗培養了我對研究適應性和心理韌性心理學的興趣,而如今這已成為我一輩子的激情。當然,如今我也了解到,即使當年我錯過上大學的最後期限,也會有辦法解決的,或者我可以乾脆另闢蹊徑。人生往往在於開創新的可能性,能夠發現繞過障礙和挫折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