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這種煩惱怎麼說的出口。」
很多人會這麼想,於是過著不願打開心胸的日子。
要是說出自己纖細的煩惱,結果不被當一回事的話……一想到自己無法承受心靈傷害,可能導致整個人壞掉,就沒有辦法對他人敞開心扉對吧。
不過據說日本實際上,每五人就有一個人至少曾經歷過一次內心生病,我也是這樣的人之一,是「天生自帶負面想法」,經常感到煩惱感到痛苦……在我為了改變這樣的自己而學習心理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同樣懷抱著或大或小「看不見的煩惱」。
「不知道該怎麼好好活著讓我很痛苦。」
「最討厭自己的個性了。」
「好想要變成其他人那樣。」
正在閱讀本書的你,是否也有同樣的煩惱?如果答案為「是」,希望你能從本書中找到新發現以及改善的靈感。
新發現是指「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想,那我就比較放心了」,以及「如果把我的感受用言語來形容會是這麼回事呀的恍然大悟」;而改善的靈感,則是你獨有的新思維、意識關注的目標,和讓自己起身行動的方法。若本書能成為一股助力給你幫助自己的勇氣,那將會是我的榮幸。
本書中精選了55項容易面臨的困難狀況。一個人一旦有煩惱,視野很難不受限,就會陷入慣性的思考及行動模式中。書中利用漫畫和插圖整理成容易翻閱的方式,希望各位在遇到煩惱時拿出本書,如果能幫助你緩和痛苦就再好不過了。
?
第一章 完美主義讓人痛苦
CHECK!勞心勞力完美主義者的特徵
想要增加自己做得到的事、想提高品質,這股企圖心是很值得珍惜的才華,不但能得到他人的信賴和好評,若是處在能發揮才華的環境是再好不過的事。只是如果做不到100%就感到沮喪的話,不僅讓自己很辛苦,也會很痛苦。想要做到完美的另一面代表著害怕被拒絕的恐懼,請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完美主義的自己。
不能忍受差不多就好
阻止不了自己批評的嘴
無法控制地在意小事
缺點和弱點是大敵
如果做不到100%就不做
開始做之前就先設定高門檻
理想標準太高
害怕評價太差
要求非現實的目標
遲遲無法開始行動
愛和他人比較,意識總是放在自己做不到或不足的地方
做是做了「不過」、完成了「但是」,因為這樣的轉折語氣而覺得搞砸一切
一人的反省大會又臭又長
失去信心
丟臉的感覺以及厭惡感讓自己綁手綁腳
?
01.容易煩躁的人
「道謝是很一般的事,不這麼做的人也太沒禮貌!」、「真不敢相信竟然會做出這種事」等等,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煩躁經驗吧?這些事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接二連三地讓人感到煩躁。這時候感覺非常痛苦,所以一旦怒氣上升時,希望你能稍微思考一下是什麼事讓你覺得煩。
「一般都是這樣」。這個「一般」是否只是「屬於我的一般」?
有些人其實是做不到「我的一般」、「我的看法」的,不管是做不到的人還是不想做的人都沒有關係,當然啦,做不到的自己、不想做的自己也沒有關係。
沒有做好也沒關係,不想聽別人的指教也沒有關係。
無法待人和善也沒關係,不懂也沒關係,覺得煩躁也沒關係。
……沒有什麼事是非做不可的。
你可以這樣去思考。
「容易煩燥的人,是總是將自己塞入框架中的人」。
這樣的人已經學會了為了順利融入家庭、團體生活或周圍環境中,「我要這麼做」、「我不能這麼做」。
他們之所以有很多束縛自己的規定,或許只是因為想要一個可以放心的正確指引,「只要遵循這麼做就沒問題了」。
你一直是遵守著「應該要~」、「不可以~」的規矩努力到今天吧。
也許就在不知不覺間,「這麼做是當然的,絕對是好的」、「他為什麼做不到?」等,開始監督自己或他人不能出格。煩躁地責備他人,接著陷入自我厭惡再來責備自己……不斷在責他與自責中輪迴。希望你能避開掉入這樣的泥淖中。用自己的標準和想法對他人投以批判的目光,然後讓自己不開心,只是在浪費重要的人生時光。
相反地,可以這樣思考:他人讓自己煩躁的「地方」,代表自己的規定在運作,這是個察覺自我的好機會!例如因為別人沒有道謝而煩躁時,可以這麼想:「因為我平常很努力在感謝他人,所以才會希望別人也能夠感謝我吧……」
察覺之後,請好好地慰勞自己一番,「我很努力地堅持了這一點呢」、「即使別人不這麼做,我也是努力地堅持到了現在呢」。
藉由喚起憤怒的自己為他人著想的心以及同理心,肚子裡的一把火就會慢慢熄滅,內心有了餘裕之後,就更容易選擇要忽視或是告知對方了。
煩躁的時候是察覺自我規定的好時機。
放寬嚴格的規矩,增加更多的自由。
02只要他人不順己意就生氣的人
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但卻不是傳達了之後別人就會什麼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你是否曾有明明理性明白這件事,卻還是忍不住覺得「這點小事幹嘛不聽我的?」、「既然重視我就該更努力吧?」而怒火上湧的經驗?
會因為他人不順己意就生氣的類型,多數是因為自己一直以來都在按照他人的意思做事,他們將回應他人的期待、不惹怒他人放在第一優先,維持了安穩的生活,所以遇到自己以外的他人隨心所欲地做事時,就會憤怒地覺得「不可以這樣」。
察覺到自己總是在配合他人之後……先跟自己說聲「辛苦了」吧。
接著告知他人自己的想法以後,就試著相信對方並等待,或是接受對方的風格,畢竟爭輸贏並不是原先的目的。
察覺自己總是在配合他人的想法
然後好好慰勞自己。
03無法依靠喜歡的人或朋友的人
「你很厲害很會忍耐喔」、「你總是很獨立呢」、「你好可靠我很放心」、「你長大了呢」,你是否因為小時候被這樣稱讚時覺得很開心,所以深信一個人自立自強是好事,是個優點呢?(尤其是長女,或是媽媽看起來總是很辛苦的人特別容易如此)。
然後在即使自己狀況不佳時也依然忍耐著度過……也許你的內心其實是渴望撒嬌,想要有人保護你的。很多人也因此不喜歡小孩。
一旦習慣一個人努力之後,就算有想要幫助你、有能力也值得信賴的人出現,你也會無意識地選擇獨力想辦法完成。其實每件事都該視情況而定,說出「可以聽我說嗎?」、「幫我一個忙」、「麻煩你了」完全沒關係,請給別人一個付出的機會。
而在日常生活中,希望你能夠多說「謝謝」來取代「對不起」。
相信並依靠他人的能力會增加「謝謝」的頻率。
04不斷責怪自己的人
有這項煩惱的人共同點是「否定現在的自己」。你已經了習慣給自己定一條合格基準,然後老是找出沒達標的地方指責自己。這樣否定自己的原因在於,你心中有著「想要成為這個樣子」、「希望變成那個樣子」的理想,也可以說是具有提升自我的企圖心與責任感的人。
有期望是很正向積極的事,況且若只是「想要成為這個樣子」其實並不會成為煩惱,但是為了讓自己振作而嚴格要求改變,例如「一定要這樣」、「失敗就沒有生存價值了」,這種「為了成長而責怪自己」的方式就很難受了。而且可惜的是,自我否定會成為停止行動的原因,反而抑制了成長速度,所以不要再使用責怪自己的方式了。
首先要知道「可以不需要責備自己」。身為完美主義者的你即使在責備自己時也是毫不留情(完全不妥協),所以要時時想起這一點。
回想起「現在的我也很好」、「沒有任何問題」非常重要。
05愛逞強的人
「我懂了(其實根本不懂)」、「好啊(其實不太願意)」、「我可以(其實很有可能做不來)」、「沒問題(其實根本有問題)」。
逞強的人經常出現這樣的反應,將「不行」視為自己的弱點,並害怕被別人得知自己的弱點。這樣的人也許是不想特別突出、不想被當怪人,所以一直不斷努力。想展現完美的一面而逞強,其實背後的意思就是害怕被拒絕,內在有著「不要放棄我」、「讓我加入」的脆弱真心。
不能說給自己壓力是件壞事,只是用逞強的方式逼得自己喘不過氣,或是如果出現問題搞壞了關係就會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真的是因為不夠努力,那就道歉,說自己「學得不夠多很抱歉」,表明自己「有困難」也沒關係。即使覺得丟臉也要先嘗試表達,萬一該環境只能接受偽裝的你,那還是快逃比較好。
能夠不扭曲現實如實接受的人才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