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森孝傳說一
關森孝伯爵是舊朝備中藩老爺關長克的後代子孫。到了明治年間,森孝伯爵除擁有新見市內一棟佔地寬廣的宅邸外,還在貝繁村西側的森林、杉里山的山腰處蓋了一座名為『犬房』的別館。而森孝之所以深入開墾這片沒有百姓居住的偏僻地區,還建造了別館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裡少量湧出的溫泉。
早在江戶時期,關家的先人們就知道這個地區有溫泉,但因為泉量少、又是冷泉,需要燒煮之後才能浸泡,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開發這裡,享用此地的溫泉。但是森孝經過調查,得知這裡的溫泉水可治療風濕、腰痛,還有強化腸胃、消除疲倦等功能,因此患有腰疾的森孝,為了溫泉的療效,就在此地蓋了澡堂和房舍,作為別館使用。
當初森孝發現此處時,這裡看起來就像是所謂的深山幽谷,在溫泉源頭附近的後山有座狹窄的墓園,旁邊是照顧墓園的寺廟法仙寺;再往上走就是大岐島神社,是間徒有神社之名的小祠堂,四周杉木叢生,神社裡也沒有神主。而腳下所踩的,也只是一片寬廣的水田和農地而已,因為百姓們都住在東側的貝繁村聚落,再從家裡徒步到這裡來耕作,所以此地完全沒有住家,只有野獸偶爾會在田埂間漫步,真的是非常淒涼的荒野山區。
那時森孝所蓋的別館,是砍伐當地的杉木做建材,在湧泉口旁邊所蓋的一座小湯殿,和一間只能容下一床被、用來睡覺和休息的屋子而已,真的就是所謂的『隱湯別館』。但是,後來森孝很喜歡這裡,於是將四周的杉木砍掉,打算蓋棟別墅。聽到新見市的大家長森孝要遷居於此,居民們都很高興,法仙寺的住持夫婦也大興土木蓋了佛堂,還擴充了墓園的腹地;而有的百姓則打算將自己種的米或蔬菜賣給伯爵家,甚至開始在自家田地旁邊蓋房子住了下來。
不過就算再怎麼建造,別館也比不上森孝新見市內的本邸來得豪華霸氣,但風雅韻味倒是略勝一籌。別館上的杉木林被全數砍伐之後,成了一片傾斜的坡地,在這片天然寬廣的斜坡地裡,有一條被森孝命名為『三日月百段』、用石塊堆砌而成的長長坡道,森孝在右迴處蓋了一段弧形旋轉的石階,順著石階往上走,最頂端則建造了泡溫泉的澡堂。
此外,森孝還請來新見市內最頂尖的園藝師傅,在被坡道包圍的馬蹄形土地上,打造了一片美麗的花壇。只要站在坡道中央,不管是抬頭眺望或低頭俯看,都能欣賞到美麗的花壇景致。由於從澡堂前方順著木造階梯到花壇的路,並不是十分迂迴的坡道,所以可以利用這段階梯往來澡堂與花壇之間。在三日月百段沿途的左側,有好幾間房舍沿著石階並排興建;所謂的『犬房』,指的就是傾斜的石階坡道與周邊房舍等建築物的總稱。
而森孝的家就在三日月百段的坡道下方,顯得相當獨特突出。森孝每天早晚都會走出家門,悠悠哉哉爬著石階坡道到澡堂泡湯。為了讓森孝隨時都能泡到熱騰騰的溫泉,伯爵家的長工和女傭們都要隨時留意添加柴火,好讓溫泉不會變冷,澡堂後側也因此蓋了一間柴房,專門存放木柴。由於貝繁村位於冬季會下雪的寒冷地帶,每戶人家都必須在屋簷下堆滿木柴。
木柴都是從附近的山區砍伐而來。長工中有個叫濱吉的男子,本來就是樵夫,都會在犬房附近砍伐杉木、收集樹枝。因為從前很少有人會來這裡,也沒人會砍伐此處的杉木,所以這裡長著各式各樣的杉木,從樹齡年輕的小樹到千年以上的神木都有。杉木可以長得很高,因此只要砍一棵樹就可以收集到很多木柴。將杉木砍倒之後,另一個名叫芳雄的年輕長工就會將樹幹鋸成圓形,再用斧頭劈成柴,搬到柴房存放。
森孝別館的大門正對著通往法仙寺和大岐島神社的登山坡道,面向澡堂的三日月百段起點則在森孝家的後側。走出大門來到大路上,往南走有條名叫葦川的小河,小河兩畔是一片美麗的櫻花樹林;穿過犬房後面寬廣的杉木林與小河,就是一片炊煙裊裊的田園景觀。這塊土地確實是個風光明媚的好地方,櫻花盛開的季節風情絕佳,下雪的時候景色也很迷人,森孝雖然是位平凡人,但很有品味,審美眼光的確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