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換算時數後有八千七百六十小時。
我認為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但也有點沒什麼概念。
與死、愛相同,這與我的認知及直覺相距甚遠,也不是全拿來分解就能明白的問題。
但我無法阻止自己分解,試著拆分成秒數。
三千一百五十三萬六千秒,終於變得連意義都不懂了。
沒什麼概念,也搞不懂意義。
只不過,這是我被宣告的剩餘時間,我生命的時間。
我要用剩下的時間做什麼?能做什麼?
我想大概什麼也做不到,無法克服些什麼,也無法跨越什麼吧。
即使如此還是會想,雖然我只剩不到一年壽命……
至少希望能將心意,傳達給喜歡的人知道。
Scene 1.月島誠
1
高中一年級的三月,醫生宣告我只剩下短暫壽命。
那是連早開的櫻花也還幾乎沒看過天空,可說冬末也可說春初,季節交替的時期。
我從小身體孱弱,常常病倒,也就是所謂的體弱多病。小學時常常發燒,即使到學校上課也大多躺在保健室裡。
但我升上國中後不久體質改變了。
雖然偶爾會發燒,但變得與常人無異,連我自己也驚訝。
我的身體,確實變成我的身體了。
高一時也沒任何變化,體弱多病已經逐漸成為我的過去。
或許能這樣健康活下去,升上高二、升上高三、再更之後也不會改變……
就在我這般以為,高中生活第一年即將結束之時,有別於學校的健康檢查,我到醫院做定期檢查後,接到醫院通知要我到醫院聽取相關結果。
我的身體沒有特別異狀,但冬天感冒了好幾次。或許有免疫力減弱的跡象,其實我暗中掛心著自己的體質。
醫院也要我的父母一同前往,和只有平均身高且個性文靜的我不同,父親身材高大且個性開朗。
「別擔心,肯定沒什麼大事。」
父親在候診室裡替我打氣,母親也說了積極樂觀的話。
父親開朗的態度以及母親的溫柔,過去拯救了我好幾次。所以我深信這次就算有點小問題,也肯定可以跨越難關。
雖然醫院通知前來,但我們試著樂觀認為沒什麼太嚴重的……
「這個疾病,最好要有心理準備只剩下一年時間。」
但沒有那麼簡單,護理師叫號後,我們三人一起進入診間。負責的醫生對我們說了與檢查結果有關的複雜說明後,宣告我只剩一年壽命。
「什麼……」
我一點也不悲傷,幾乎只有驚訝與不知所措。雙親也沒聽說這件事,父親相當困惑,母親也相同。
在這之中,負責的醫師於心不忍仍繼續說下去。
這是國家指定的罕見疾病之一且為研究對象,所以不太需要擔心醫療費用。確診之後要盡可能早一點通知病患,所以才會在此告訴我。醫師如此說明。
其他還講了很多,簡單告訴我疾病的發病階段,保險適用範圍,過幾天想要找機會和我的雙親詳細說明,以及盡可能要延長我的壽命。
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我卻宛如在聽別人的事情,巨大衝擊震得我腦袋一片空白,我沒辦法把眼前的事情和我自己好好連結起來。
而且似乎不只有我這樣。
我看了父親,父親茫然自失,母親也低著頭無法回應任何一句話。
在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現實的情況下繼續聽說明,在醫師催促之下我先離開診間,父母過了一會兒才出來。繳費後,三人一語不發地朝車子走去。
我們三個人都有種遭到現實置之不理的感覺。
車內充滿沉默,到底維持這種狀態多久了呢?父親開口說:
「……我稍微想了一下,我們去別家醫院看看吧。」
「什麼?」
我嚇了一跳,母親也贊同父親的意見。
「說的也是,只看一家醫院沒辦法明白確切的狀況。」
因為我很害羞從來沒有對他們本人說過,但我非常尊敬雙親,總是以身體孱弱的我為優先,顧慮我,讓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他們很溫柔,偶爾也有濫好人的一面,但我打從心底尊敬他們。
而他們現在拒絕接受現實,試圖抵抗。
他們接著討論,要忘掉今天的事情,找家專科醫院診斷。
很有可能搞錯了,也很可能沒有那麼嚴重。
「好,既然決定了,那我們中午就去吃個美食吧。」
父親發動引擎,假裝有精神地說話,如果是我,我的聲音應該會發抖了吧,但父親沒有,他開著車駛離醫院停車場。
但我想,我們那時早已明白了。關於疾病診斷,醫院沒有出錯,我們只是拚了命地想要暫時逃避現實而已。
過幾天再去其他醫院,花上很長時間做檢查後仍然相同結果。
即使如此,父親和母親仍不肯放棄,我也相同。
我們又再去別家醫院,結果仍相同,診斷出現代醫療難以治療的疾病。中期之後症狀開始外顯,會頻繁地失去意識,經過末期後步入死亡。
到各種不同醫院接受檢查的當時,我們一家人也發生了許多事情。
個性開朗的父親,聰明溫柔的母親都發生了許多事。
悲傷或哀嘆,有好多好多事。
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孤獨與沉默之湖慢慢擴大領域,在家人心中挖出這個湖泊的就是我,是我罹病或許只剩一年壽命的事實。
大哭大笑大叫,當時真的發生了許多事。
只不過,在這之中我們也決定了幾件事。
接受生病這個事實,不要勉強自己開朗以對,但也無需強迫壓抑自己的開朗,想笑就大聲笑,想哭就放聲哭。
不拋棄希望。
如此決定之後,我們又回到第一家醫院。和負責醫師好好詳談,醫師對我們說,發生狀況時醫院會全力協助,所以我們也決定配合研究。
不知不覺中轉眼已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我迎接高中一年級的春假。
在這個春假,我們遵守決定好的事情過生活。雖然一開始有些過度有些不自然,但這也逐漸緩解,自然會淘汰不自然。
進入春假之前,我建立了兩個新習慣。
第一個習慣是寫暗黑筆記本,我在這上面吐露不能讓人看見的情緒、哀嘆等等的東西,絕對不給任何人看見。
另一個是開朗習慣,寫想做之事筆記本。
我在電影及小說上看過,但我從不曾想過自己會寫這種筆記。
但這拿來整理自己的想法很方便,假設我真的只剩下一年壽命,把想做的事情列表寫出,然後從春假期間開始執行。
第一次單獨旅遊,離開家人後,讓我重新認知家人有多重要。
去看想看的風景,「啊,原來我的心對景色如此無動於衷呀」,又讓我發現全新的自己。
到鄰鎮去吃對高中生來說有點貴的拉麵,拿存款去買整套漫畫,或是買心儀已久的運動鞋。
這些我全都自己一個人去做,平淡地、和平地照自己的步調去做。
人類的慾望看似無限,但意外地也很有限。除去太過異想天開,明顯辦不到的事情之外,總有一天會把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完。
在這之中,我初期寫下的事情,有件事遲遲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