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iPod ?-改變世界的超完美創意

The Perfect Thing:How the iPod Shuffles Commerce, Culture, and Coolness

  • 作者:史蒂芬.李維
  • 譯者:蔣宜臻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7/08/10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645-1
  • 系列:TOPIC話題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企管.經營.電腦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我在一週前接到蘋果電腦的邀請函,參加史蒂芬‧賈伯斯精心策劃,精緻但隨興的發表會。這場發表會於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庫比蒂諾(Cupertino)的蘋果總部舉行。這封邀請函最有趣的一句話是故做神秘的註腳:『暗示:跟麥金塔無關』。一般來說,我應該會跳上飛機,去看看總是令人驚喜不斷的賈伯斯還能變出什麼花樣。他回到蘋果電腦這件事,就是業界一件大消息,但在他的事業生涯中,最奇特的一件事卻是將一九六○年代的價值大膽移植到企業界,上至嘶吼吶喊的搖滾樂,下至教人清心寡慾的佛學。賈伯斯是世界一流的銷售員,在操控全球高科技產品的研發與製造方面,他是一等一的大師,也是兩間那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執行長(蘋果電腦與皮克斯娛樂公司)。但我也看過他在上班日,穿著剪得幾乎短到胯下的短褲,腳踩一雙拖鞋走進會議室。他所有的特質――苦行禪宗詩人的權威、搖滾歌手米克‧傑格的逗趣、魔術師大衛‧考伯菲爾德的表演天分等等,都會在這場活動中搬上台面。如果以往的歷史紀錄可供參考,這項產品必定值得大書特書。

但我沒飛去。我過了很久才共襄盛舉,透過過時的錄影帶,看到錄影的發表會過程。發表會在稱為『鎮民中心』的小禮堂舉行,位在蘋果電腦的白色大樓裡,這棟在I-280公路旁的大樓直到一九九○年代初,才在蘋果園區豎立。一如往常,蘋果的總裁暨執行長史蒂芬‧保羅‧賈伯斯在發表會上穿著公開演講時的一貫裝扮:牛仔褲與長袖的黑色高領毛衣。他慢慢踱上舞台,沒有開場白,直接切入:『我們今天要展示的東西相當精彩。今天吸引你們過來的是非麥金塔的劃時代數位器材,而這正是現在要展示的。』

發表會的流程猶如脫衣舞一般:不斷剝開一層層的資訊,慢慢露出賣點,隨著神秘面紗一層層揭開,觀眾越來越焦躁。賈伯斯先『脫下手套』:展示蘋果的幾項最新『數位中心』產品,以及麥金塔的最新應用程式,幫助使用者輕鬆剪接影片與燒錄DVD影碟。接著,焦點轉到他向觀眾保證的大驚喜,解釋背後的原理(鞋子脫掉囉!),然後描述這項產品的功能與魅力。等他談到iPod的主體時,他已經先講完它的市場定位、採用技術、使用介面以及它智慧的觸控轉盤――使用者的大拇指繞著『選取鍵』外的圓圈,就能快速瀏覽iPod儲存的演出者、專輯、歌曲清單(外衣沒了!)。他介紹產品時,不時露出讚嘆的表情,為他的介紹詞下句逗:這不是很棒嗎?

終於他說:『各位請看。』

他身後的螢幕展示iPod的第一張圖片――內部圖。它纖細閃亮的輪廓,就像黑色電影中,某個角色會在酒吧抽出來的煙盒(磅―磅―磅),然後,『現在向各位秀出的是背面,因為我很愛它的背。』(閃耀的鋼鐵長方形,就像銀質的香皂碟。磅磅磅磅磅――)接著是背面與側面的剪影。『它非常非常堅固,漂亮極了。』(噹噹噹噹!)

最後他終於說:『這是它的正面。』

正面全裸!你可以看到莊重的白色平面,以及沒比錶面大多少的顯示螢幕,螢幕之下,雪白圓周繞著銀白的圓心。眼前的物品散發著潔白的魅力,但又有些神秘(因為沒人看過類似的產品)。觀眾還沒機會端詳螢幕上的圖片,賈伯斯就突然拿出實品,赤裸裸地展現在眾人面前。他從牛仔褲掏出產品,用一隻手握著它,高高舉起,彷彿是從海裡撈獲的珍珠。『這個美麗的小東西可以容納一千首歌――而且能放入我的口袋!』他大聲宣布,一副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樣子。

他把iPod放回口袋。

他做了結語:『所以……iPod能將一千首歌裝入你的口袋。』他頓了一下,以免有人還沒領會,需要在腦中重複幾次,然後再補上:『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突破。』

直到介紹完畢,賈伯斯才說出價格:三百九十九美金,這個數字沒有贏得任何掌聲。事實上,你似乎能感受到全場人士的懷疑量。四百塊換那台小玩意好像太誇張了。

回顧這場發表會,可以看出它實在很成功,因為賈伯斯強調該強調的,不多說廢話。他直接點出iPod的核心概念。『這東西最酷的是,』他說,『整個音樂資料庫都能直接塞入口袋。』但他幾乎隻字未提這樣有什麼意義。他只有在列出iPod的一長串功能特色時,提到一次使用者能隨興編排音樂收藏。賈伯斯也提到將iPod的播放清單與電腦儲存的歌曲同步化有多簡單,大量的歌曲能迅速從電腦傳到播放器裡,只要幾秒鐘就行,這要歸功於高速的FireWire傳輸線。但他也花了相當長時間在小功能上:讚揚把iPod拿來當硬碟的好處,彷彿能播放音樂還不夠好,還需要多美言一番。

依照慣例,這場由賈伯斯主持的發表會用一捲專為此活動製作的影片作結。這是一捲紀錄短片,公司內外的人士紛紛發表對這個新產品的評論,以及這位電子貴賓的各種角度特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音樂家的評論。第一位是電子音樂DJ,喜好實驗聲效的魔比,他當時的專輯銷售達百萬張,不僅被選為電影配樂,也在廣告出現,在音樂界最高收入榜待了一小段時間。這位戴著眼鏡的禿頭混音大師看起來就像電話公司派來你家接網路線的電腦維修怪咖,但那是他這位後搖滾巨星的魅力所在(當然,他當時根本沒想過,幾年後,iPod風靡的程度會比他高上幾百倍)。『我好不容易才有辦法相信,只要十秒鐘,就能將一張專輯傳送到這東西上,』他讚嘆地說。『如果我現在十六歲,我想我會比較容易接受這個事實。』他繼續講下去:『它的設計真的很酷。我不知道你們的產品設計師是誰,但你們付的薪水還不夠多……我可能要偷走這台原型機。』

我帶著新拿到的iPod。

當晚與以往的微軟聚會沒什麼不同,比爾不斷轟炸我們。我們向這位微軟創辦人拋出許多問題,他有時候會拿微軟驚人的市佔率向我們誇耀,有時則會指責我們對於某個議題的觀點愚蠢,或責備我們竟對軟體史的某個枝微末節一無所知。在晚餐告一段落,其他客人一一離座時,我拿出iPod放在蓋茲面前。

『你看過這東西了嗎?』我問。

在那一刻,蓋茲神遊進了另一個世界,就像在科幻電影中外星人遇到了新奇的物品,想要建立與物品之間的能量通道,以將物體的所有資訊吸入腦袋中。蓋茲的手指以雲斯頓賽車的速度奔馳,在轉盤上滑行,嘗試各種按鍵的組合,眼睛緊盯著螢幕。我幾乎能聽到這位電腦巨人的吸氣聲。最後,等他吸收完了iPod的每滴資訊後,他把iPod還給我。

『這產品挺棒的。』他說。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