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夏農也沒出版什麼研究報告。他在貝爾實驗室的同僚約翰‧納許(譯註1:提出『博奕理論』的數學家,也是電影《美麗境界》所描寫的主角)或許有個美麗境界,夏農的境界卻是非常怪異。夏農的天分就像達文西,不斷從一個計畫跳到另一個計畫,卻沒完成幾個。夏農是個完美主義者,除非所有問題都獲得解決,文詞無瑕才願意發表。
跳槽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之前,夏農發表過七十八篇科學文章。從一九五八到一九七四年,他只發表了九篇文章,接下來的十年,總產量僅為一篇談魔術戲法的文章,直到老人癡呆症終結了他的生涯。夏農也有寫關於魔術方塊(譯註2:匈牙利建築師魯比克在一九七四年發明的正方體益智玩具)的文章,但從未發表。
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的公開秘密就是這位廿世紀最偉大的天才已經停止研究,整天玩玩具。『有人懷疑他是否罹患了憂鬱症,』薩繆爾森說,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天性不愛出風頭。
『跟他不熟的人很可能以為,有如此重大成就的人,一定擁有超級推銷員般的堅強意志,』數學家艾爾溫‧伯勒坎普說,『但他顯然不是。』
夏農是個害羞有禮的人,似乎沒有任何嫉妒心、敵意或野心,認識他的人幾乎都喜歡他。他身高五呎十吋,清秀削瘦,衣著整潔。中年後他留了整齊的鬍子,看起來更傑出。
夏農很喜歡南方音樂,可以同時耍四顆球,他很惋惜自己的手比一般人略小,不然應該可以耍五顆。他自稱無神論者,看起來不太關心政治。雖然他替國防部做事,但筆者在他論文裡發現的唯一政治意見,是針對水門事件所寫的一首打油詩。
夏農多半時間都握著鉛筆,在紙張上填滿數學公式、電路圖、演講草稿或是不打算發表的論文、幽默字句的押韻字、奇特的備忘錄。其中一則備忘錄是『偶爾的嗜好』,包括西洋棋、獨輪車、雜耍、股市、婦產科、跑步、樂器、爵士樂與『搬到地球的另外半邊』。最後一項並未予以解釋。夏農曾在某次訪談中,暢談年輕時在脫衣舞戲院觀賞舞孃的往事。
夏農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經常在走廊上騎腳踏車。他的性格不只滿足於學會騎獨輪車,還希望大腦跟小腦一樣精通,發展出一個騎獨輪車的理論。他懷疑人類能騎多小的獨輪車,為了實驗,做出一部比一部小的獨輪車,最小的只有十八吋高,結果沒有人會騎。他還為了增加難度。故意做出輪子不平衡的獨輪車。夏農最滿意的絕活,就是一面耍球一面騎獨輪車通過貝爾實驗室的走廊。
夏農一九一六年四月三十日出生於密西根州的佩托斯基,在鄰近僅有三千人口的蓋洛德鎮長大,是個小到閒晃幾條街就能走到鎮外的小鎮。夏農的父親叫克勞德‧艾伍德‧夏農,幹過巡迴推銷員、傢俱商、殯葬業者與遺囑檢驗法官。他也玩房地產,在鎮上的大街建立了辦公大樓組成的『夏農區』。一九一九年,夏農父親娶了鎮上的高中校長美寶‧伍芙,五十四歲才迎接兒子誕生。老來得子,他高興地提供了許多積木與收音機玩具。
這個家族有發明的血統,跟發明大王愛迪生是遠親,務農的祖父也是發明家,設計過自動洗衣機。夏農從小到老,幾乎靠直覺就能做出許多東西。
其中一次是製作電報機跟住在半哩外的朋友互通聲息。夏農買不起長電線,後來他發現街上用來標記產權的圍牆材料正是鐵絲。夏農把電報機接在鐵絲圍牆的兩端,結果有用,他一輩子似乎都有能力一眼看出解決複雜問題的好方法。
夏農小時候幫西部聯盟電報公司跑腿賺錢,一九三六年在密西根大學拿到理工學位,一點也不曉得接下來要幹嘛。後來偶然在牆上看到廣告,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需要僱人維修新電腦(也稱作微分分析儀),便去應徵這份工作。
他認識了電腦的設計者維內瓦‧布希,布希是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的系主任,戴眼鏡,愛抽煙斗。布希經常向歷任校長宣揚科技的前途無量,最常說的口頭禪是『這比我們想像的還快。』
布希的微分分析儀是當時最出名的電腦,體積大約等同可停兩輛車的車庫,以電力驅動,基本上是機械式的,宛如由齒輪、馬達、傳動皮帶與桿子組成的迷宮。齒輪與桿子的位置代表數字。運算新問題的時候,機械連結必須用手工拆開再重組,齒輪要上油,比例也要調到精確值,這就是夏農的工作。要辛苦工作好幾天才能設定一個方程式,再花好幾天才能算出來。完成之後,機器會吐出用筆在一張紙上畫出來的圖表。
夏農了解這是二合一的機器,也就是電動電腦驅動的機械電腦。深思之後,夏農認為電路比機械連結更能有效率地運算,於是勾畫出一部以電路狀態顯示數字的理想電腦,不需要潤滑油,也不太會故障。
大學時代夏農學習了布爾代數,對工程師是罕見的主題。它處理的是『真』或『偽』之類的簡單概念,以及『與』、『或』、『非』、『假設』等邏輯關係。連結這些要素就能把任何邏輯關係放在一起。夏農決定設法在電路中把邏輯概念編碼,欣然接受成功。事實上,他證明了電子數位電腦可以運算任何東西。
夏農立刻在一九三七年發表了這個構想(後來的歲月裡,他再也沒有倉促發表任何概念)。有人說這是史上最重要的碩士論文。布希非常滿意,甚至堅持讓數學系收留夏農以繼續攻讀博士。成果非常重大,影響的不只是電力工程學而已。
布希的聰明同僚諾伯特‧維納也很滿意。(當維納對某人不滿,這經常發生,他會醜化對方的形象,寫進一本不打算出版的私人諷刺小說裡。布希就是其中一位主角)維納深知夏農的數位運算的優越性超過布希的類比電腦。有兩位名師撐腰,夏農在二十一歲就成為學術界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