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厲害!-能力錯覺的世代

  • 作者:速水敏彥
  • 譯者:黃桂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8/05/02

  • 定價:240元
  • 優惠價:7919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691-8
  • 系列:TOPIC話題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教育.親子.企管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群眾是劣等的

大約在二十五年前,曾發生過當時就讀高中的某名流學者之子,因嫌關愛自己、將自己照顧得無微不至的祖母『囉唆』,而以充滿怨恨的情緒將祖母刺殺,隨後自己也從高樓縱身自殺的事件。而他所留下的遺書中,寫著以當時的常識無法想像的語詞。而當時遺書中所寫的不外是『嫌惡群眾的劣根性』、『為了向那些忌妒社會菁英,一副窮酸像又缺乏教養、不入流的劣等眾生宣言』、『這是替那個被父親殺害的開成高校生的復仇,低能的大眾對菁英者憎惡之餘,導致對菁英者胡亂批判,而這正是菁英者的報復攻擊』、『愚蠢的群眾,這是你們忌妒菁英者的懲罰,讓你們嚐嚐苦頭吧!』這類的字眼。

從遺書中,我們得知了他因『嫌惡大眾的劣根性』,而對他人做了非常卑微的評價。而類似這樣的心情,在先前我們所提到絕不讓座的女性上班族,以及根本無心讓路給老太太的女中學生案例中,都看出了這和現在年輕人不把自己身邊的陌生人放在眼裡的傾向是共通的。對他們而言,群眾都是不入流而且缺乏教養的,根本就和自己是不同人種。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判斷,讓他們提升了自己的價值呢?根據自殺少年四周的人的說法,他幾乎沒有朋友,在家的時候不是一個人看書就是聽音樂,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學生。然而從這一個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出早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前,年輕人之中就已經展現了瞧不起他人的傾向。

時代飛速前進,但近來卻驚傳經常有年輕人襲擊社會弱勢者──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事件。根據報導,在川崎市就發生了小、中、高中等學校的男學生共十名,用腳踏車打氣筒襲擊睡在市內公園和停車場,年齡約五十二歲〜六十八歲的流浪漢頭部的事件24§。調查結果,這些少年的供述竟然是『只為了打發時間,就像玩遊戲的感覺』、『為了消除壓力才這麼做的』。

報導中甚至說少年們以『感覺像在掃除社會的垃圾』這樣的表現方法來說明自己的行為。我們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也太過驕傲自大了。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流浪漢的確造成某種程度的社會問題,不過他們必然有某種無法抗拒的原因,才選擇走上這條路。如果只是針對他們無法養活自己這一點來議論,那麼打人的這群小、中、高的學生,其實和他們是沒有兩樣的。既然如此,他們怎麼能夠用這麼傲慢自大的理由,毫不在意的襲擊流浪漢。而且振振有詞的儼然自己扮演的是正義的一方。

現代的孩子,在某種層面上是過於富裕的,所以他們似乎無法想像每天都得為生活費煩惱是什麼樣的心情。他們只是看一眼流浪漢,就認定他們和自己是異類,於是很衝動的加以排除。他們把流浪漢當作非人類加以輕視的心情,遠強過把流浪漢同樣當作人類來對待的感覺。

在貧窮的時代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孩提時代經常飢腸轆轆、衣著破舊而且所需不足的辛酸,當他們看見別人的境遇比自己更貧困時,他們的同情心就會馬上發生作用。

襲擊流浪漢的學生之中,有一位小學生因為家庭問題而有經常翹課的情況,正在接受校方的特別輔導中。而其中的六位中學生,在學校裡沒有任何特殊的異常狀況,基本上他們的存在是不引人注目的。在看起來極其普通的學生背後,卻潛藏著這樣的惡魔,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每一個人從小開始,都一樣期待著不要被別人否定,可能的話更希望多得到一些別人讚美的心態。但通常來自他人的讚美或認同,總是不如自己的期待。然而期待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因為現在的孩子們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儘管他們的乳幼兒期,受到相當多的關愛,但是到了小學或中學的時候,已經很少有人會單純為了捧他們或鼓勵他們,刻意去『褒獎』他們。如果不是確實有好的成績或表現,是得不到任何讚美或認同的。

或許他們就是為了解除這些積壓下來的不滿,才在無意識中尋找『比自己低微』的存在,當做發洩的對象也說不定。然而徹底消滅『比自己低微』的東西這個事實,正好能夠恢復在前一章我們提到過的萎縮的自尊心。最近引起暴力事件的少年中,有不少如果不是極普通的少年,就是平常個性相當沉穩的孩子。他們把沒有對外表現出來的不滿,全部往內部壓抑,然後又一口氣想奪回自己的自尊,因此才會發展成對他人的殺傷行為。

震撼世人的沙林事件,直到現在依然深深烙印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邪教集團的信仰者,歌頌他們的教主『麻原彰晃』為聖者,深信自己是『被選中』的門徒,有追隨教主來拯救污穢人世的使命。於是名正言順的稱呼不屬於奧姆教的大眾為『凡夫』,這正是輕蔑他人的表現。就是這種心態,才演變出濫殺無辜的示威暴行。

但是,過去的年輕人即使有輕視他人的行為,也絕不是和前述那些做出犯罪行為的年輕人一樣,將他人視為無意義的存在必須加以剷除,這麼輕率的念頭。年輕人輕易的對自己看不順眼的人發出『去死』這樣的聲音,倒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但其中不同的是,以前年輕人輕視他人,純屬認知上的、評價上的定位,但現代年輕人對他人的輕視,應該可以說是包含了很不明確的負面情緒在裡面。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