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企業力-改變世界的80個人

80 Hommes pour changer le monde-Entreprendre pour la planete

  • 作者:席維昂.達爾尼/馬修.勒胡
  • 譯者:梁若瑜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8/10/09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714-4
  • 系列:TOPIC話題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企管.經營.自然.環保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綠色思考』,企業競爭優勢的下一張王牌!

想要怎樣的明天,今天就要立刻動手!在地球暖化、糧食危機、M型社會的衝擊下,『綠色思考』才是掌握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只有鍛鍊好『綠色企業力』,才能擁有下一波成長的遠景!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請先想像有個世界……

在這裡,銀行能讓四分之三的客戶擺脫貧窮,而且營運蒸蒸日上!
在這裡,醫院免費替三分之二的病人看診治病,竟然還能賺錢!
在這裡,重工業區排放的廢水,因為共生計畫,乾淨到可以養魚獲利!
在這裡,飯店靠著『環保房間』轉虧為盈,節能成了提升業績的關鍵!
在這裡,農民不需要再使用農藥,農作物的產量反而提升!
在這裡,大樓能自行生產能源,不管仲夏或寒冬,完全不需要使用冷暖氣!
在這裡,大眾運輸系統是如此便捷,以致你一年中自己駕駛汽車的時間不過數小時,而且只有在使用時才需要付費!
在這裡,成衣廠設在繁華的市中心,卻能讓營業額倍增,還讓員工的薪水是法定最低薪資的兩倍……

這裡是理想國嗎?這個世界真的存在!曾經榮獲『人權文學獎』的兩位作者,用長達440天的時間,走遍四大洲38個國家、超過65000公里的路程,研究了113個案例,用8種語言訪談,拍攝了8000張照片,介紹這80位深具遠見的卓越經營者,讓你知道『節能減碳』並不只是口號,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有人正以實際的行動,默默改變了世界的樣貌,更重要的是,他們成功做到了愛護地球與企業獲利的雙贏,不僅為地球的永續經營做出了貢獻,也為所有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得獎紀錄
兩位作者獲頒2005年人權文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推動地球永續經營的貢獻!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29位各界名人一致強力推薦!

山口善之【PageOne書店營運執行長】
李家同【大學教授】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何明錦【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
何湯雄【特力集團董事長】
林村田【台灣大車隊(股)公司董事長】
胡志強【台中市長】
胡雅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洪繡巒【以人為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洪麗華【何嘉仁書店行銷企劃】
孫 越【宇宙光基金會】
徐華盛【荖濃溪有機農產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
郝廣才【格林出版社發行人】
徐璨瑄【紀伊國屋書店副總經理】
許添財【台南市長‧台灣健康城市聯盟理事長】
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章湘羚【中國廣播公司寶島廣播網節目主持人】
陳麗如【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張旭初【好家庭毛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張煥禎【聯新國際集團總執行長‧壢新醫院院長‧中華民國擊劍協會會長】
彭懷真【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
廖曉喬【微風廣場藝術總監】
劉金標【巨大機械公司董事長】
謝正寬【KHS單車學校校長】
謝孟雄【董氏基金會董事長】
謝英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羅秀玉【台灣慢食協會理事長】

關於作者
席維昂‧達爾尼 Sylvain Darnil
一九八○年生於法國諾曼地黎舍市,畢業於昂傑高等商學院(ESSCA)。在昂傑、巴黎和慕尼黑先後旅居四年後,他被標緻汽車公司的會計部門派駐巴西聖保羅。他多次赴國外出差,也私下造訪尼泊爾和摩洛哥,因而越來越關心國家發展和文化差異等議題。他從十五歲起便懷抱著環遊世界的夢想。這趟旅途由他負責攝影工作。馬修‧勒胡 Mathieu Le Roux
一九七七年生於法國杜隆,畢業於巴黎高等商業學院(HEC)。他曾在校內參與編輯刊物和拍攝影片,並曾在法國、美國和巴西任職於顧問單位、網路公司和行銷公司。他因為讀了微型貸款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書而深受激勵,因而想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永續發展的經營者。
內容試閱
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名符其實的『工業共生』

挑戰:該如何減少大工業區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一般觀念:『是有可能減少,但成本勢必會提高!』
長久之計:效法大自然,任何一丁點的廢棄物都是另一種生物的資源。

我們在六月二十六日星期四晚間抵達哥本哈根近郊。下一個行程地點是距離此地數公里的某家市中心大飯店,時間是明天早上九點整。剛好有一座新工廠舉辦落成典禮,我們應園區一家企業的邀請,有一整天的時間參觀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它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西方約一百公里處。我們預定要和來自全歐洲的五十多位金融記者、企業家和金融專家,一起搭巴士前往園區。這個機會讓我們的名字得以和許多知名大媒體一同亮相,讓我們感到非常興奮,名單上並列在『用八十人環遊世界』小組旁邊的,還有英國『金融時報』和法國『回聲報』等……不幸的是隔天早上,鬧鐘竟然沒響,等我們睜開眼睛,已經晚了二十分鐘。我們一面跨越市區的主要馬路,一面眼睜睜看到滿載記者的巴士已經出發,正從眼前經過。我們拔腿狂奔,拜兩個及時紅燈之賜,只要再拚個五分鐘就能趕上車了。萬歲!巴士司機替我們開門了。在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狼狽登上巴士後,我們立刻故做鎮定,多少得保住僅存的一絲專業嘛!

卡倫堡是丹麥最重要的一個工業園區,共計有九家獨立企業,其中包括全國最大的煉油廠和最大的熱能發電廠(原書註:所謂熱能發電廠是利用石油、天然氣或煤炭來發電的發電廠。)。過去十多年來,卡倫堡一直是生態和經濟共生的典範。這個『生態工業園區』令我們十分好奇,想更進一步瞭解它。這個園區最初的構想人之一約根‧克斯登森答應和我們碰面。他曾經在諾和諾德藥廠(全球第十二大製藥廠,也是這次參觀行程的主辦單位)擔任總經理長達十四年之久。他曾經參與許多生產園區的合作案,如今儼然是這種獨一無二『工業共生』模式的最佳代言人和擁護者。儘管我們可以接受讀者把這一章視為最不有趣的一個主題,也儘管我們在提到幫浦、渦輪機和廢棄物交換時,可以忍受讀者稍微打幾個呵欠,不過我們深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革新作法,是未來對地球環境最有利的一種工業模式。這個例子顯示,與其把所有的工業企業一概斥為『永無止盡』的大污染源,還不如多報導一下那些有心努力的企業。尤其像是卡倫堡工業區,他們可是大發利市呢!

約根‧克斯登森向我們解釋說:『其實,我們沒有特別做什麼計畫……』這個生態工業園區是過去三十多年來良知和努力累積的結果,是各家工廠之間經年累月發展出的水、廢棄物或能源交換方案。在這個舉世無雙的園區裡,一間工廠的廢棄物會成為另一間工廠的資源。環環相扣的廢物利用方案可以減少各自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量,但每項合作案最重要的目標還是節省金錢。約根告訴我們:『更加善用資源,並把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之後,我們各自的成本都明顯降低了!』一開始最早的合作案是Statoil煉油廠提出的,當時正值一九七○年代初期,用水供應相當困難,因此Statoil請政府當局在卡倫堡河畔架設一條連接到煉油廠的水管。Stat……more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