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壹岐立刻走出辦公室。新任常董壹岐的辦公室,和位在高層主管辦公室最深處的董事長室之間隔著一條長長的走廊,每當他沿著走廊走向董事長室,總是有兩、三名高層主管的秘書會從各自的辦公室窺探壹岐的去向。
來到高層主管辦公區中央的秘書課櫃檯附近時,壹岐遇到了中林監察人。
「喔,原來是壹岐。」
中林監察人傲慢卻難掩咄咄逼人地看著他。壹岐從航空部調到鋼鐵部,擔任鋼鐵部長時,中林是當時負責金屬業務的執行董事。壹岐快步走向前,關心地問:
「前一陣子聽說您身體欠佳,之後的情況怎麼樣?」
中林白了他一眼。
「雖然我是監察人,但已經被調到關係企業了,你的消息真靈通,連我的糖尿病的好壞你都知道了。這也是業務總部的情報員向你報告的嗎?」
他語帶挖苦地說。
當初大門任命壹岐到鋼鐵部,是為了強化鋼鐵部門。
當時,如果不成為帝國製鐵和藤山製鐵兩家公司的批發商,就無法進行大筆的鋼鐵買賣。鋼鐵的商權都是從戰前的官營製鐵所時代延續下來的,在關西以纖維起身的近畿商事根本無法打入鋼鐵市場,除了將掌握商權的批發商納入公司旗下以外別無他法。中林相中的是專門經營鋼鐵,已經有一百年歷史的鋼鐵批發商岡崎興業,因為老闆的經營不善導致經營陷入了瓶頸。壹岐則中意在對印尼賠償中一躍成名的山下產業,兩人意見對立,最後,靠著壹岐建立的策略,成功地吸收合併了山下產業,令業界瞠目,也成功地完成了大門董事長想要強化鋼鐵部門的夙願。之後,壹岐成為業務總部長,並擔任董事,進而在去年十一月升為常董後,中林執行董事就成為監察人,調到關係企業的鋅板製造擔任董事長,內心對壹岐充滿陰險的仇恨。
壹岐心裡很清楚這一點。
「最近氣候不佳,請多保重──」
說著,用眼神向他行禮後,走向董事長室。
走進鋪著地毯、二十坪大的董事長室,大門似乎剛送走訪客,正坐在沙發上,看著訪客留下的一大疊資料。他今年六十五歲,除了頭頂日益稀疏以外,滿面紅光和炯炯目光絲毫未變。
大門發現壹岐後,有點不悅地說:
「你們業務總部擬的這份『近畿商事邁向一九七○年代的經營策略』建議書的重點,就是要進一步縮減纖維部門,在今後三年期間,要減少兩百名員工,調去非纖維的部門吧?」
「對,這是必須盡快進行檢討的重要案子。」
「兩百名太多了,可不可以改成一百名?過去兩年期間已減少了兩百名,已經成功瘦身了。公司逐漸擺脫纖維的大方向並沒有問題,但我們公司的纖維交易量是世界第一,而且,只要有人存在,不管景不景氣,纖維部門每年的業績都持續增加百分之八到十,這一點絕對不能輕視。」
壹岐在離大門有一小段距離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董事長的意見完全正確,業務總部也認為不應該裁撤纖維部門,而是在纖維部門成長的同時,擴充非纖維部門,但這樣無法順利轉型為綜合貿易公司,非纖維部門必須達到成長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目標,否則很難適應今後產業界的成長率。可是以目前的資金和人力,根本無法達到這個目標。」
「用你習慣的軍隊思考模式來說,就是兵力和彈藥的問題。」
「不過,軍隊有所謂的預備軍,貿易公司缺乏這個部分,因此,實施戰略和戰術的方法也不相同。」
聽了壹岐的話,大門沉默片刻。
「距離六月的經營會議還有一段時間,你再慎重考慮一下,纖維部門一定會大肆反對。」
「我知道了,那我先──」
談完之後,壹岐準備起身離開。
「壹岐,等一下,最近聽到很多對你的負面評價,有些是基於我過度重用你引起的反彈和嫉妒,但公司的關鍵就是員工,因此,你在推動各種策略時,不要忽略近畿商事七千三百名員工的和睦。」
大門不經意地說道,然而,壹岐感受到進行大規模的組織改革時,必須面對「人牆」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