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版的《魔戒》!
一部關於生命存續、人性糾葛的史詩巨作!
即將拍成電影,由金獎導演班‧艾佛列克執導!
上帝把你們帶到這裡,
是為了讓你們去消滅這個黑暗王子,
這個來自地底深處的人。
然而,你們四人中卻有一個人,
注定將在路途中倒下……
自由區竟然出現了背叛者?!史都華、葛倫、勞夫與賴瑞僥倖逃過「暗黑男」一手策畫的大爆炸,決定遵循愛碧嘉老媽垂死前的神秘預言,背負起所有罹難者的傷痛,毅然踏上一場艱難之旅,前往「暗黑男」控制下的賭城大本營。
面對「暗黑男」邪惡的力量以及強大的軍火優勢,他們內心十分清楚,這是一趟沒有歸途的旅程,而他們四個人中有一人在抵達賭城之前,就將離他們而去……
所有人的「明天」究竟是否會應預言到來?整個世界的未來就壓在這四個平凡人身上。一邊是無遠弗屆的黑暗化身,另一邊則是雖然弱小,卻始終懷抱著信念與希望的反抗勢力,正與邪的最終決戰,即將展開!
《末日逼近》的架構宏偉,情節引人入勝,主題包羅萬象,更充滿了複雜的道德糾葛,也難怪奧斯卡金獎導演班‧艾佛列克讚譽為「美國版的《魔戒》」!人性的卑微與偉大,救贖的意義與價值,都在這部貨真價實的史詩巨作中,發出了最動人的光芒!
得獎紀錄
●史蒂芬‧金三大經典代表作!
●美國當代圖書館讀者票選「20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即將拍成電影,由金獎導演班‧艾佛列克執導!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科幻毒瘤】林翰昌專文導讀!
【奇幻名作家】Div‧【文字工作者】冬陽‧【名作家】伊格言‧【影評人】老嘉華‧【影評人兼書評人】佛洛阿德‧【資深推理迷】杜鵑窩人‧【恐怖、推理名作家】既晴‧【恐怖、奇幻跨界名作家】星子‧【時事觀察者】個人意見‧【名作家】張草‧【驚悚小說名作家】笭菁‧【文學評論家】銀色快手‧【文字工作者】劉韋廷‧【影評人】膝關節‧【名導演】蘇照彬‧【奇幻名作家】護玄 極力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導讀】
《末日逼近》──浩劫之後的眾生相
【科幻毒瘤】林翰昌
座落在你面前的這本(照實際情況來看,恐怕是好幾本)厚度超過一千六百頁的龐然巨物,是史蒂芬‧金在一九七八年推出、以本名發表的第四部長篇作品《末日逼近》。也許你已經讀過金爺自己的開場序言,得知當年的版本受到出版社決策的影響,忍痛「自宮」了四百餘頁,直到一九九○年才又重新補完,順便也把故事時序往後推到九○年代,同時「翻修」故事當中所提及的文化背景。
無論是原始版或是擴充版,這麼龐大的故事,架構卻出奇地簡單,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毀滅性災難←生還者集結重建←正邪對決」的三步驟,分別對應到書中的三卷。同樣的情節發展在科、奇幻作品中並不少見,同屬名作之林的,尚有《奇風歲月》作者羅伯‧麥肯曼(Robert R. McCammon)的《天鵝之歌》(Swan Song,1987),以及去年正當此時國內才出版譯本的加斯汀.柯羅寧《末日之旅》。當然,題材近似、結構相仿的作品未必就一定是後者「抄襲」(參考、致敬,管他什麼樣的字眼)前者;譬如《末日之旅》所攙入的不死吸血鬼設定,就很難令人不聯想到時下幻想文類風潮的影響。就連本書也有其創作源頭:金在非小說作品《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1981)曾提及喬治‧史都華(George R. Stewart)《地球存續》(Earth Abides,1949)乃是本書的主要靈感來源之一,同樣描寫疫病造成絕大多數人口滅亡,少數倖存者如何集結與重建人類社會的過程。不過《末日逼近》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並非故事劇情有多麼創新、特出,而是在於金爺一字一句所塑造的人物群像。
儘管善惡雙方集團是以愛碧嘉老媽和「暗黑男」蘭道爾‧佛來格為核心所構成,故事卻是從一大群看似毫無關聯的角色描寫做為開端。讀者一定得耐住性子,以近距離觀察角度,透過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好好認識史都華‧瑞德曼、法蘭‧高斯密、賴瑞‧昂德伍、尼克‧安卓斯等焦點人物。本書開頭進入門檻較高的原因,恐怕也在於作者不吝惜篇幅將次要角色和事件細節交代得一清二楚,使得讀者必須花費一點心思,才能逐步釐清劇情的真正走向。
如此細緻的人物刻劃並不局限於正派人士。個人以為金爺對於反派人物的描寫更為突出。暗黑男的有趣程度就明顯高過愛碧嘉老媽(只是她的存在另有用途),單純為惡的垃圾男前往拉斯維加斯(還有哪座城市更適合當作黑暗據點?)的過程一直都很有戲;內心始終離不開黑暗感召的哈洛‧勞德和娜汀‧克羅斯,其心理層面與外顯行為的衝突比起正直主角更有故事張力。比較可惜的是,這麼多鮮活的人物,偏偏無法靠自己在故事中跑出劇情,只能如同愛碧嘉老媽所揭露的啟示,像棋子一般任憑上帝和撒旦擺佈,正邪雙方皆然。
浩劫之後如何重返文明的過程,則是正邪對決之外,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博爾德自由地區」的好人群基本上以直接民主做為基礎,在不破壞此形式原則的情況下維繫一套小型政府組織,由社會學家葛倫‧貝特曼毫無保留地「示範」民主政治的種種玩法;另一邊,暗黑男利用自身的特殊能力震懾眾人,建立以他為尊的獨裁統治。就恢復「物質文明」的效能來看,後者明顯快上許多,然而卻也完整保留文明所帶來的禍害。這個部分或許呼應到作者將本書打造成具有當代美國版《魔戒》的意圖,但並不意味著金爺完全否定文明的好處與貢獻。從自由地區還是渴望享受電力等設施就可見一斑。本書取法自《魔戒》的跡象尚有數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發掘。就算看不出來,也不必特別放在心上,畢竟它還是一部完整、獨立的作品。
閱讀《末日逼近》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因為它太精細、太繁瑣、太漫長,長到有時候都不免懷疑是否撐得下去。但只要每回展卷時多撐一點點,它就能夠帶來很大的感悟。這豈不就是人生嗎?
林翰昌,科幻毒瘤,出沒場域為「科幻國協毒瘤在臺病灶」
http://danjalin.blogspot.tw
◎本文在書籍名稱後方加註原文名稱與原文出版年份的,均為目前市面上未有發行繁體版的作品。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