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
●2014 Goodreads年度最佳懸疑驚悚小說!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已售出30國版權!
●即將改編拍成電視影集,由《LOST檔案》導演傑克‧本德執導!
●Goodreads網站超過82,000名讀者★★★★公認超好看!
●Amazon書店超過6,500位讀者★★★★☆壓倒性好評!
●推理作家既晴、史蒂芬‧金網站站長林尚威、作家馬欣、城堡岩小鎮粉絲頁創立人劉韋廷、推理小說家高普、華文驚悚推理小說家張苡蔚、推理評論人黃羅、偵探書屋探長譚端 絕讚推薦!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騙人的,
我什麼都不相信,除了黑暗。
在進入黑暗前,我要剖開世界的外皮,留下疤痕……
一個灰暗酷寒的清晨,數百名失業者正排隊等待就業博覽會開門。一輛賓士車突然從濃霧中浮現,高速衝撞人群,輾過,倒退,再加速。這場悲劇造成八人死亡、十五人受傷,戴著小丑面具的兇手則逃逸無蹤。
數個月後,曾承辦本案的警探霍吉斯退休了。他無法擺脫自己未破的案件,鎮日自溺在孤獨、發福、心臟病與失去目標的退休生活裡,不看垃圾電視節目的時間,就對著手槍的槍口發呆。
直到他收到一封自稱是兇手的「造勢者」的來信,邀請他上「黛比的藍雨傘」聊天室聊天。來自兇手的挑釁讓霍吉斯從抑鬱中醒了過來,下定決心阻止邪惡的兇手下一步的行動。
但霍吉斯不知道的是,兇手布雷迪其實就潛伏在他每日行經的路線上。不起眼的制服、公式化的微笑背後,隱藏著對世界的深深恨意。只有在殺人和策畫殺人時,他才能暫時忘記慘痛的童年回憶、忘記猶如毒液鑽入心口的禁忌情慾。沒有人在乎他這個打工族,但在親手打造的密室裡,布雷迪享受著操縱生死的成就感。
而隨著霍吉斯和他的夥伴逐漸接近謎底,布雷迪給這個世界最駭人的「謝幕演出」,也悄悄開始倒數計時……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隨機殺人狂之眼──
讀《賓士先生》
【推理作家】既晴
當代恐佈小說大師史蒂芬‧金,著作極為豐富,作品內容經常混雜了恐怖、奇幻、懸疑、冒險等不同的小說類型,然而,即使當成推理小說來閱讀,同樣是精采絕倫。
最早將他的作品視為推理小說,可能是日本讀者。奇幻冒險小說《牠》(1987)、心理驚悚小說《戰慄遊戲》(1987)、死囚系列小說《綠色奇蹟》(1996)、末日預言小說《末日逼近》(1978),全都名列日本推理小說年度排行榜「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之中。
至於收錄於短篇集《四季奇譚》(1982)裡的〈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1,改編為電影《刺激1995》(1994),探討冤獄與自由的人生意義,今日已經是影史的必觀經典了。
事實上,史蒂芬‧金士一直是極為熱愛著美國犯罪小說的。到了2005年,他終於正式投入推理小說創作,寫了一本平裝作品《The Colorado Kid》。
我想,也許是因為如此,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才會在2007年頒給史蒂芬‧金一座愛倫坡「推理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表彰這麼一位早就對推理小說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卻又遲至晚近才終於動筆寫推理小說的巨匠。
有趣的是,正是在史蒂芬‧金獲得了「推理大師獎」之後,他總算開始以更專注的態度來面對推理小說。科幻歷史小說《11/22/63》(2011)描述以時光旅行的方式,來調查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槍殺案真相。這部作品為他又多拿了幾個獎,有奇幻類的,也有推理類的;接著,他繼續發表了第二部平裝作品《忘憂地》(2013),入圍了次年的愛倫坡獎「最佳原創平裝作品」項目、安東尼獎(Anthny Awards)「最佳小說」,惜皆未得獎。
不過,史蒂芬‧金不愧為「得獎聖手」,他再接再厲,很快又推出個人第一部冷硬派推理小說,即本書《賓士先生》(2014),旋即拿下愛倫坡「年度最佳小說獎」。先獲得大師獎,然後才拿到年度最佳小說,這種「逆行」的得獎順序,也唯有史蒂芬‧金一人了。
《賓士先生》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好評,在於史蒂芬‧金在推理小說的架構下,加入了金式風格的驚悚元素,能呈現出與傳統冷硬推理截然不同的閱讀況味。
故事一開始,是兇手駕車衝入就業博覽會現場,隨機撞人肇事,引起了多起傷亡——這個場景,令人聯想起二零零八年在日本秋葉原「步行者天國」發生的駕車濫撞殺人事件,當時有八人死亡、十人輕重傷。這類個人式的恐怖攻擊,不難推測兇手應是生活庸庸碌碌、渴望受人注目的精神異常者。
若依照正統的推理小說作法,當退休刑警一登場,故事應當會以主角的調查行動為主線,根據前述的罪犯側寫資料,抽絲剝繭,追捕身分未知的真兇。其實,所謂的金式風格,就是不拘泥於推理小說傳統,根本不賣關子,老早就把殺人魔的身分之謎揭開了,接著,取而代之的,是史蒂芬‧金最擅長的日常寫景,透過殺人魔的視角,一邊監視著偵探的一舉一動、一邊籌備著破壞計劃。這個貌似無害、實則兇殘的殺人魔,像是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背景一樣,安安靜靜地、巨細靡遺地收集你的情報,並趁你毫無防備之際,一瞬間遽下殺手。
接著,史蒂芬‧金更進一步挖掘殺人魔的成長挫折,以及他闇黑、極端心理的構成過程。他帶著讀者,採取一種窺伺的姿態,讓讀者慢慢暸解這名兇手,猶如兇手窺伺偵探一樣,因而構成了一種奇妙的「雙重窺伺」,就這樣,又回到冷硬推理的原初本質——「private eye」。這個名詞本譯為「私探之眼」,卻被史蒂芬‧金衍伸成「私兇之眼」、「私讀之眼」了。
《賓士先生》推出後,史蒂芬‧金馬上公佈,這僅是「推理三部曲」的第一作而已。第二作《Finders Keepers》(2015)目前已經發表,第三作《End of Watch》預計2016年出版。令人非常期待。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